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搭建高能级人才平台
科技日报记者宋迎迎通讯员王璇
11月24日,“中国邮轮旅游进展实验区人才培养实训基地”揭牌暨青岛国际航运人才与邮轮产业进展座谈会在青岛国际邮轮港区举行。
本次活动以“海洋英才·‘邮’聚青岛”为主题,旨在探究多元聚才新路径,搭建高能级人才平台载体,为青岛海洋高质量进展导入优质人才和产业资源。
活动现场,中国邮轮旅游进展实验区人才培养实训基地揭牌,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和爱达邮轮“地中海号”成为中国邮轮旅游进展实验区(青岛)首批人才培养实训基地。该基地将聚焦人才“引育用留”关键环节,为国内邮轮经济高质量进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活动中,青岛国际邮轮港服务治理局进行主题推介,向与会人才代表及专家介绍邮轮港区建设和进展事情,并为航运、邮轮人才代表发放“青岛‘邮礼’人才礼包”,希望更多人才零距离感觉邮轮旅游魅力。
当天还举行了青岛国际航运人才与邮轮产业进展座谈会。上海海事大学经济治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华围绕《后疫情时代邮轮产业进展的新趋势》,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孙思琪围绕《国际邮轮复航阶段的法治保障》进行专题分享,为航运产业和邮轮产业进展提出了建议。与会嘉宾进行了座谈交流,就航运及邮轮进展进行了深入探讨。会前,与会嘉宾与人才代表还对爱达邮轮“地中海”号进行实地参观考察。
今年以来,青岛国际邮轮港区聘请6名国内外专家为青岛邮轮经济“导航专家”暨人才导师,设立1个中国邮轮旅游进展实验区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港区与业内领军企业合作,建设青岛邮轮人才培训基地项目,提升人才培育产业化进展水平。截至目前,已开展专业研学、课程培训、船员招聘等10余场活动。
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