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微软一年就用掉2500个奥运泳池的水,美数据中心与民争水引质疑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欣
美国俄勒冈州小镇达尔斯的居民正日子在一种“悖论”中:虽然这个地方位于水源充足的哥伦比亚河沿岸,但气候却像沙漠一样,雨水稀少,两年前的夏天气温几近48℃。
一段时刻以来,水资源限制一直困扰着该镇15000名居民。今年初,他们终于在愤懑不平中得知,这种宝贵资源总消耗量的25%以上流向了谷歌数据中心,该数据中心用它来冷却基础设施网络的数千台计算机。
据当地媒体俄勒冈直播报道,谷歌数据中心的用水量在过去5年中增加了近2倍,而且,谷歌打算在哥伦比亚河沿岸再开设两个数据中心。环保人士警告讲,这可能会妨碍该地区的动植物,甚至会导致达尔斯农民用水短缺。
谷歌位于俄勒冈州达尔斯的超级数据中心冒出蒸汽柱。图片来源:俄勒冈日子网
其实,这并非个例。据西班牙《国家报》报道,美国集中了全球约30%的数据中心。但世界上许多专家都清晰地意识到,这种基础设施对水的需求可谓“贪得无厌”。最新用水量数据让人们对人工智能(AI)和相关技术的进展所带来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危害产生了更多疑咨询。
科技巨头成“喝水怪兽”
去年,仅微软公司的数据中心就使用了相当于2500多个奥运泳池的水。同年,微软在荷兰成了众矢之的,因为有报道称,该公司在当地的一个数据中心的用水量是此前披露的最大用水量的4倍多。
在德国,勃兰登堡当局拒绝谷歌在该地区建设数据中心,因为特斯拉超级工厂差不多消耗了太多的水。
今年9月,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副教授任绍磊及其团队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当用户向ChatGPT等人工智能系统提出5到50个咨询题时,数据中心就会消耗约500毫升的水。
依照谷歌提供的数据,2022年谷歌的用水量增加了20%;拥有OpenAI公司75%股份的微软同期的用水量增加了34%。这两家公司,外加亚马逊,操纵着世界上近一半的超级数据中心(指拥有超过5000台服务器的中心)。
2022年,美国科技公司Meta的用水量增加了2.7%。Meta打算在西班牙开设一个超级数据中心,据报道,该中心每年将消耗超过6亿升的饮用水。
水是怎么被消耗的
数据中心类似于拥有多个房间的工业仓库,每个房间都有成排的机架,其高度与冰箱相当。这些机架排列在过道中,以便操作员操作每台机器的电路。
服务器会散发热量,而所有设备集中在一个地点会加剧这种效应。机器必须保持冷却,以免过热,通风系统可做到这一点,但用水冷却处理器更便宜。冷却塔每消耗1千瓦时的服务器电能,通常会消耗1—4升水,在夏季甚至高达9升。全球数据中心能耗已至少占世界能耗总量的2%。
任绍磊表示,冷却系统中大约20%的水(未蒸发的水)在循环结束后被排入废水处理厂。这些水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和盐分,假如不进行处理,就无法供人类使用。
数据中心的平均耗水量很难确定。气温较低的数据中心需要的制冷水量较少;同样,一年中最热和最冷的时候对水的需求也不同。只是,它们真的需要使用通过处理的清洁水,以避免管道堵塞和细菌滋生。在使用海水或再生水时,必须对其进行净化处理,然后才能将其输入冷却系统。任绍磊称,就谷歌而言,其在美国近90%的消耗量来自饮用水源。
咨询题解决大概还是遥远
AI技术的进展方兴未艾,但有没有一种办法可在不消耗大量水的事情下训练AI模型?任绍磊认为,从理论上说,在那个过程中不使用水也是可能的,但会特别困难。
目前,许多科技公司正全力投入到提高系统效率的打算中。Meta公司打算特意为AI开辟的新数据中心将使用不需要水的电动烘干系统。微软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其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碳负排放。同样,谷歌的2023年环境报告强调,该公司要在203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
呼吁减少数字工具使用的声音也开始浮现。只是,牛津互联网研究院人工智能、政府与政策部门教授安娜·瓦尔迪维亚认为,数字“去增长”并非解决方案,让消费者为这种水资源消耗负责是错误的做法。就公共交通而言,不开车,还能够选择走路或坐公交,但就AI进展而言,除了数据中心,人们别无选择。
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