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观察|对于长三角一体化进展,总书记提出12字新要求
11月3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说话,其中,“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这12个字要求蕴含深意。
这是继2020年8月20日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展座谈会,强调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进展不断取得成效”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这一重大战略主持召开的第二次座谈会。
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在上海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时郑重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进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此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充分确信了5年来取得的成绩,也指出了亟待破解的深层次咨询题,给予长三角一体化进展更重的任务、更高的使命——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进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更好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从“扎实推进”到“深入推进”,从“不断取得成效”到“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总结过去5年取得的成果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新的蓝图,推动长三角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功能不断巩固提升。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国际环境风高浪急,国内改革进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总书记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进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把舵领航、指明方向——
一是更好发挥“先行探路”作用,当好改革试验田。
一体化进展,是区域协调进展的高级形态,也是长三角进展的难点和重点。
此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提出做好“四个统筹”,部署推进区域一体化的“五大任务”,对长三角一体化进展以及区域协调进展等探究新机制、新路径提出明确要求,为长三角真正成为区域进展共同体擘画蓝图。
二是更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打造进展动力源。
座谈会上,总书记强调长三角要“带头落实鼓舞、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进展的政策举措”“在推进共同富裕上先行示范”“加快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进展示范区建设”等,给予长三角一体化进展更多引领示范的使命。
长三角地区以4%的国土面积,集聚了全国17%的人口,制造了全国近1/4的经济总量,是全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新起点上,必须把长三角一体化进展放到国家进展大局中去定位考虑,放到引领带动全国高质量进展中去布局谋划,更好发挥其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作用。
三是更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做强经济增长极。
长三角,是中国的长三角,也是世界的长三角。座谈会上,总书记强调“加快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更好联动长江经济带、辐射全国”“促进长三角一体化进展和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进展深度融合”等,为下一步增强长三角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辐射能力指明了方向。
从中国版图看,漫长的东部海岸线犹如一张蓄力已久的长弓,长三角正是箭镞。此次座谈会的一系列新部署将更好发挥长三角强劲活跃增长极的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对长三角一体化进展的深谋远虑,彰显区域协调进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今年以来,总书记围绕区域协调进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在国内的考察足迹也折射出对区域协调进展的深刻考量——
4月在广东,提出“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进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进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
5月在河北,提出京津冀作为引领全国高质量进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之一,要“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9月在黑龙江,强调“牢牢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
10月在江西,聚焦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进展,释放出“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的重要信号。
贯穿东中西,协调南北方。一系列事关区域协调进展的重大部署,是加快构建新进展格局、实现高质量进展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深刻内涵,也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总揽全局的宏大气势。
总书记强调,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展是一篇大文章,要坚持稳中求进,一任继续一任干,不断谱写长三角一体化进展新篇章。
写好这篇大文章需要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这次座谈会的召开,必将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进展不断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更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策划:霍小光、姜微
监制:张旭东、张晓松、鞠鹏
主笔:韩洁、陈炜伟、何欣荣
统筹:杨金志、邹伟、王绚、朱基钗、白洁
视觉|编辑:张爱芳、包昱涵
新华社国内部、上海分社联合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