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G大会描绘将来数字化日子

时间:2023-12-19 16:17:25 推荐 377

科技日报记者何沛苁

为大货车司机保驾护航的5G智能监控系统,完美“复刻”线下书店的元宇宙3D书店,手把手教你心肺复苏术的5G+智能CPR辅助教培系统……一批新产品、新技术在刚刚落幕的2023世界5G大会上亮相。它们为大众衣食住行增姿添彩,也绘制出了5G时代数字化日子的生动图景。

5G智能监控系统:给驾驶安全上“双保险”

“那个智能AI视频模拟驾驶舱安装了5G智能监控系统,该驾驶舱模拟的是一般大卡车的驾驶舱。你先用车钥匙打火、挂挡,再慢慢松离合、踩油门,车就启动了。”2023世界5G大会中国电信展区的工作人员张凯对科技日报记者讲,“等大卡车行驶平稳后,你再试着做一个接电话的动作。”

在他的帮助下,记者将大卡车开上了“高架桥”。随后,记者将手机放在耳旁,不超过2秒,警报声响彻整个驾驶舱。

据介绍,该5G智能监控系统由DSM摄像头、ADAS摄像头、部标机组成。其中,DSM摄像头能够实时捕捉司机抽烟、接打电话等惊险驾驶行为。安装在驾驶室正前方的ADAS摄像头,它长得有点像行车记录仪,能够实时捕捉车辆偏离路面等不正常事情。

“这套5G智能监控系统与河南省一般货车安全风险服务中心(以下简称风险服务中心)相连。该系统会对发现的惊险事情进行分等级报警。”张凯进一步讲,比如,当该系统摄像头捕捉到司机连续2次打哈欠,它就会发出语音提醒并将此画面传回到风险服务中心的人工平台。假如事情没有改善,甚至浮现了司机闭眼睡着的事情,风险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就会立刻经过后台与司机联系,提醒他到指定位置休息。这种“技防”与“人防”相结合的方式,有效保障了司机的生命安全。

“为了杜绝事故发生,这套5G智能监控系统搭建起了一个整体性的风险操纵体系。它不仅能够做到事前报警、事中干预,还能够做到事后追溯。”张凯解释道,目前公司在给司机进行安全驾驶培训时,通常会播放交通事故动画或其他相关视频。有了这套5G智能监控系统,有相关培训需求的公司能够将该公司司机的违规、惊险驾驶行为视频做成合集,以此作为安全驾驶培训材料。如此的培训针对性更强,会让司机印象更深刻,警示效果也会更好。目前,这套5G智能监控系统差不多在河南省多个地市投入使用。

元宇宙3D书店:将线下书店“搬到”线上

在2023世界5G大会中国挪移展区,记者体验了一次奇异的购书之旅。

“这是元宇宙3D书店,它的布局、藏书规模与普通的实体书店几乎一模一样。用那个操控手柄,你就能够去自己喜欢的区域,比如文学区、科技区、天文区等,再从该区域书架上选择自己喜欢的书。”中国挪移展区工作人员滕慧旭向记者介绍,用户翻开书能够看到简介和网友评价。假如用户想购买这本书,点击“购买”按钮,书就能被寄到家。

经过“5G+数字融合”的方式,像如此,将线下书店完整地“搬”到线上,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逛个痛快。“我们首先对书进行3D转化,还会为其添加一些可视化的内容。比如,将书中的部分内容做成视频、动画,并配上有声阅读等功能,让读者彻底沉浸在阅读场景中。”滕慧旭补充道,“我们都明白实体店的书架空间有限,不能放太多书。而在元宇宙3D书店,书架的容量是无限的,想放多少本书就放多少本。”

除此之外,滕慧旭还向记者展示了元宇宙3D书店的数字人功能。“在元宇宙3D书店,每位顾客都有属于自己的数字人形象。大伙儿能够在这个地方自由地打招呼、用文字或语音聊天,分享自己对某本书的感悟或交换一些信息。”他对记者讲。

无人驾驶小巴:360度感知车身身边事情

在2023世界5G大会郑州展区,一辆造型独特、科技感满满的无人驾驶小巴吸引了很多观众。

“这是我们面向智慧都市研发的自动驾驶小巴‘小宇’。从车内看,它没有驾驶室,整车配有10个座位。车内两侧的电子屏幕能够显示车辆到站信息,车前窗上方的显示屏则能实时显示车前方的景象。‘小宇’的续航能力能够达到150公里。”郑州展区相关工作人员梁栋对记者讲。

据介绍,这款无人驾驶小巴配备了18个感知雷达,包括2个64线激光雷达、2个盲区激光雷达、2个毫米波雷达以及12个超声波雷达。并且,该无人驾驶小巴还配有10个感知相机,包括1个远距相机、1个广角相机、2个盲区相机和6个中距相机。

“这些雷达和感知相机就像人的双眼和耳朵,能够360度感知车身身边的事情,具有红绿灯识别、自主避障、自主变道、自主进站、自主充电等功能。”梁栋讲。

记者了解到,与初代无人驾驶小巴相比,这款无人驾驶小巴更“聪慧”。

“通过多次技术升级,目前无人驾驶小巴的性能越来越优越。假如前方浮现障碍物,升级后的无人驾驶小巴可不能忽然刹车或变道,而是缓慢刹车、主动避让,如此乘坐的舒适感就会大大提升。郑州市民在位于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辟区的天健湖公园,就能够免费乘坐这款无人驾驶小巴。”梁栋讲。

智能辅助教培系统:让新手也能快速学会急救

“手掌根部使劲,在胸部中间位置连续按压30次,再对嘴吹2次气,跟着语音提示走……”在5G+智能CPR辅助教培系统的提示和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记者顺利完成了一次心肺复苏训练。

该产品负责人阎昶安对记者讲:“地上的那个人偶模型内装有传感器,能够将使用者的按压位置、力度以及吹气量等数据,发送到终端设备上。平板上的那个PAD相机,能够实时捕捉使用者的姿势,经过后台分析推断使用者的急救姿势是否正确。”

该5G+智能CPR辅助教培系统的终端设备能够显示使用者按压时刻、按压次数、吹气量等数值。“你看那个柱状图,它会显示使用者每次按压的深度,蓝色表示按压不足,绿色表示按压正常。正常的吹气量要达到400毫升至600毫升,高于或低于那个数值都不达标。”阎昶安解释道,该5G+智能CPR辅助教培系统还能够经过姿态识别算法,识别出使用者按压或吹气姿势是否正确。假如使用者按压时胳膊没有伸直,该系统就会提醒。

“此时,公众的急救意识逐步提高,人们对基本急救技能的学习需求也日益增加。”阎昶安讲,这套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专业老师,对初学者心肺复苏全流程操作进行监测,对使用者操作给出评价,让新手也可以快速学习急救技能,从而实现急救技能的全民推广。

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