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小寒:寂寂轻寒早
北京时刻1月6日4时49分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倒数第二个节气——小寒。
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严寒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基本上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
“小寒大寒,冻成一团。”如今,北方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农业的冬歇期,人们需在家做好菜窖、畜舍保暖、造肥积肥。南方地区则要注意给小麦、油菜等作物追施冬肥,做好防寒防冻等工作。有经验的农人,会以小寒的气候推测来年的气候事情,民间流传着“⼩寒暖,⽴春雪”“小寒寒,惊蛰暖”等谚语。
寒冷来临,无人不向往一室温暖。早在旧石器时代的居住遗址内,就发现过用火的烧土面和灶坑,能够判断,那时候的人们要紧是经过烧火取暖。到秦朝阶段,在贵族家里以及皇宫内浮现了“壁炉”和“火墙”等用以取暖。在宫殿的暖阁里,有一种类似于地暖的构造。那个构造和北方农村的火炕十分相似,基本上在火炕下修筑一条火道,经过加热,让热度伴随着浓烟在火道中循环,从而使得地面温度上升,进一步让整个屋内变得温暖起来。它的作用像极了现代的地暖。
“寒暑自有常,不顾万物求。”气温变化妨碍着人们的日常日子,然而人们能够经过自己的经验和智慧来增强对气温变化的习惯能力,“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原图来源:视觉中国
设计:杨凯
文案:李梦一
校对:孙莹
资料来源:黄卫著黄缨童 绘《一只早飞千年的鸟中国古代气象观测与测量科技》
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