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心血管疾病高发,这些年轻人是惊险人群

时间:2024-01-06 16:03:42 推荐 508

中国青年报记者刘昶荣见习记者余冰玥

“气温‘过山车’又要发车了,小寒节气或再迎严寒暴击。”1月1日,中国气象局发布消息,预计1月6日小寒节气前后,将有一股强冷空气妨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有明显降温,平均气温普遍下降4-8℃,部分地区下降10-12℃。

上一波寒潮来临时,有媒体报道,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心血管内科两个月内收治了50多位40岁以下的心梗及冠心病患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田轶伦在门诊也遇到了相同的事情,寒潮来临后,他门诊患者中近1/4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

老百姓口中的“数九寒天”刚刚开始,针对后续有可能浮现的寒潮降温,受访专家表示,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年轻人需要警惕,谨防因低温诱发的冠心病、心梗、脑梗等疾病。

突发寒潮降温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来田轶伦门诊就诊的年轻患者中,典型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等患者以胸痛症状为主。此外,还有更多年轻患者的症状是“心脏附近难以描述的不适感,可能是闷、痛,也可能是压迫感,比较含糊。”田轶伦讲。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于扬也发现,近1个月,来咨询诊的年轻心血管疾病患者有所增多。“他们大多在30-40岁,不少人夏天血压都没什么事,近1个月忽然血压就高了,头晕、头疼,感受后颈部发僵发硬”。

于扬告诉记者,天气严寒会导致人体血管收缩,寒潮下血压更容易波动,这都会给心脏增加负荷。并且,有基础病的人群因为动脉粥样硬化,会浮现急性斑块破裂、形成血栓,有的还会浮现血管痉挛,这些都容易诱发心梗和脑梗。所以,冬天浮现的心脑血管事件比夏天要多,例如心肌梗死、脑卒中、心律失常、血压波动等。

寒潮来临,一些躯体健康的年轻人也会有心脏附近的异样感,针对那个现象,田轶伦解释讲:“当躯体感受很冷时,体内的交感神经处于应激状态,会刺激心跳加快,提高躯体代谢水平,进而产生能量去反抗严寒。”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卒中中心主任医师吉训明表示,低温状态下也能够引起脑血管疾病,包括血压增高引起血管破裂、脑出血,以及血管收缩、血液黏稠度增加导致血管闭塞,表现为忽然面瘫、言语不清、一侧肢体无力、头痛、头晕、步态不稳等症状。

不良日子方式、压力等导致心血管疾病年轻化

近年来,心血管病年轻化常成为网络热点,那个趋势也得到了权威机构的验证。2023年11月15日,在国家卫健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胡盛寿讲:“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年轻化的趋势真的存在,抛开一些猝死的个案不谈,我们在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病患者的调查中,发现他们首次发病年龄有下降的趋势。”

田轶伦曾接诊过一名25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这名患者有家族遗传的脂蛋白代谢异常,他在投资银行工作,有一段时刻经常熬夜,然而自己没有明显的疲劳感。有一天,患者胸口有断断续续的不舒适感,在当地社区医院拍了一张心电图,并未发现异常。去完社区医院1个多小时后,患者突然胸部剧烈疼痛,迅速到安贞医院就诊,如今再拍心电图,差不多有了明显变化。

田轶伦紧急为这名患者做了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其为急性心肌梗死。好在患者就医及时,经过放置支架,再配合规律服药,能够恢复正常日子。

田轶伦表示,年轻人长期不规律日子、大量摄入垃圾食品,会造成血管的损伤。此外,假如再处于高压情景下,交感神经处于应激状态,心脏耗氧量增加,血管紧张度增加,血压上升,心脏在往外泵血时的阻力增加,如今冠状动脉再缺血的话,就会导致心脏有疼痛等不舒适感。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心脏一过性的疼痛或者不舒服,田轶伦认为,可能并不是因为血管里脂质增多或者有斑块等器质性病变,而是情绪、压力等引起的。

年轻人的猝死风险更高

相关于老年人来讲,寒潮给年轻人造成的健康风险需要引起更高的警惕,这和年轻人的健康意识有关系。“比如夏天比较热,年轻人的血压可能处于边界值,症状不明显。老年患者通常了解自己的病症和血压事情,明白在什么时候该加药,什么时候减药。而年轻人在没有症状时,可不能想到去医院看病,也不了解自己的基础血压。冬天寒潮来临,血压一下就上去了,浮现头疼症状,但他们还可不能往高血压方面想,不少人忍着甚至不以为意。加上年轻人不像老年患者有心脏血管侧支循环,往往更容易浮现心脏大面积梗死,于是年轻人发生猝死的风险就比老年人大。”于扬讲。

于扬提示,年轻人容易缺乏自我监测和自我保护意识,一旦浮现咨询题,很可能来不及做出防备。比如,许多年轻人到了冬天就爱吃烧烤、涮羊肉,再喝个啤酒,暴饮暴食加上大量饮酒、吸烟,很容易加重病程或诱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

于扬还发现,年轻患者浮现头晕、头疼、脖子发硬等咨询题后,有的人甚至没量过血压,刚开始以为是颈椎病,后来在单位体检发现血压高得明显,原来收缩压在140mmHg,浮现上述症状时升到160mmHg了,因此来医院就诊。

田轶伦提醒年轻人,假如长期日子不规律,会降低神经系统的自然调节功能,让人误以为躯体习惯了这种不规律的日子,事实上差不多有了潜在惊险。

不建议心血管病患者早晨运动

田轶伦讲,寒潮来袭属于特殊的环境变化,要紧是因为温度衔接时温差大引起相关咨询题。假如要去户外进行运动的话,他建议先在室内做好热身,提高躯体代谢,让躯体储备一些热量后再出门运动。

关于想要运动的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年轻患者,于扬建议,差不多浮现过高血压的年轻人群,在换季时一定要密切关注血压变化趋势,不舒服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在大夫指导下服用相应药物。其次,不要“瞎吃”,“许多男性患者喝酒很厉害,认为‘酒精能治高血压’。”于扬表示,这类事情是不可取的。除此之外,还有人认为血压高了应当锻炼。于扬强调,寒潮下,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不提倡早锻炼。“运动有助于降血压,这是没错的,但它有一个前提,要在血压平稳的事情下。而早上气温较低,户外运动容易导致血压忽然升高,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于扬提醒,首先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要在严寒的空间持续活动刺激血压。关于血压波动厉害的人群,一定要及时调整药物。假如浮现了突发、持续的头晕头痛,一定要及时到急诊科就诊。关于有心脏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而言,近期假如浮现了恶心、头疼、讲话不利落、肢体不协调等事情,这提示心脑血管可能浮现了咨询题,应该高度警惕,及时就医。

注:侧支循环,是指大血管闭塞或者大血管浮现严重狭窄时,周边浮现或者生成小的毛细血管,供给大血管所支配的区域,以保证让大血管所供给的区域功能正常,比如心脏侧支循环或者脑血管的侧支循环。然而,侧支循环的建立时刻需要数月或数年时刻,急性的大血管闭塞或者短时刻内浮现的狭窄,侧支循环难以形成

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