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实践”调研行丨这片海滩藏着脊椎动物演化密码

时间:2024-01-23 19:17:24 推荐 327

科技日报记者都芃陈瑜符晓波李梦一

黄厝海滩是厦门知名旅游胜地。许多游客不明白的是,在这片海滩上,还隐藏着脊椎动物演化“活化石”——文昌鱼。

1月22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进厦门,探访当地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文昌鱼事实上并不是鱼,它是低等无脊椎动物向高等脊椎动物演化时的过渡生物。5亿年来,它一直维持着原始状态,是反映演化进程的活化石,也是研究脊椎动物演化的关键模式生物。

文昌鱼喜欢日子在温暖海岸的沙子里。它们的躯体通常半截露在沙子外、半截埋入沙子中,以摄食水中的浮游生物为生。

由于具有重要科研价值,加之数量稀少,文昌鱼已被列为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

为了缓解文昌鱼的生存危机。1991年,厦门市政府批准建立厦门市文昌鱼自然保护区——这是我国最早的文昌鱼保护区,并于2000年升级为国家级保护区。

此时的风景名胜黄厝海滩,便有一部分属于文昌鱼自然保护区。于是,保护区内严禁赶海、捕捞等行为,最大限度守护文昌鱼栖息地。近年来,厦门多家海洋科研院所积极开展文昌鱼的人工繁育及放流工作,文昌鱼种群数量得到显著恢复。

(科技日报记者都芃摄)

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