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课”龙年特辑:带你龙年寻找中国“龙”
彭鹏科技日报记者何沛苁
恐龙存活于2.4亿年前至6600万年前,虽然它差不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人类对它的好奇却从未停止。今年是龙年,生肖龙和差不多灭绝的恐龙之间有什么联系吗?2024年2月23日14:00,由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与中国平安共同主办、科技日报社媒体支持的“青少年科技素质提升打算系列情景大师课”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古生物学家徐星,和大伙儿共同走进中国古动物馆,在龙年与你一起追溯恐龙纪元的震撼与魅力,揭开史前巨兽的科学奥秘。
远古巨兽大揭秘:“龙”的种类与演变之谜
在中国古动物馆里,合川马门溪龙的骨架最为引人注目。与腕龙相比,合川马门溪龙的脖子更为修长,甚至能够讲是“恐龙中的长脖子冠军”,那它是最大的恐龙吗?马门溪龙作为一个大伙儿族,它们曾分布的地区,以及它们巨大的体型是什么因素造成的等谜题都将在本次大师课中得到解答。
一提到“龙”,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其头上长有角的威武形象。而棘鼻青岛龙以其头部的奇特犄角而著名,这和它被称为“新中国第一龙”有关系吗?你能想象假如一只肉食性单脊龙和一只植食性沱江龙“战斗”起来,会是怎么样的一幅场景?此外,给恐龙命名也是一门科学。目前世界上发现并命名恐龙最多的科学家徐星院士,将带领我们一起了解给恐龙命名的有趣知识。将来,讲不定你也有机会为自己发现的恐龙命名哦!
从霸主到遗迹:探究恐龙化石中隐藏的灭绝密码
化石作为记录恐龙的活影像,分为骨骼化石、牙齿化石、软体组织化石等,这些化石能够揭示恐龙的外貌和行为。在科技不发达的时代,科学家是怎么寻找恐龙化石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又怎么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经过化石来了解恐龙的奥秘?相信大伙儿在课程中都将找到答案。
徐星院士将在课程中向大伙儿提出对于恐龙的咨询题,在全网各直播间参与答题的10位幸运网友,将会获得龙年礼物——由中国古动物馆定制的恐龙徽章一套!期待你的精彩回答!关注精彩课程,参与答题活动!
2024年2月23日14:00,大伙儿可登录中国科技网、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公众号、青少年科技素质提升视频号观看直播,我们不见不散!
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