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入睡最好不晚于23点

时间:2024-03-09 11:36:54 推荐 472

睡眠,是占据人们一生中三分之一时刻的情况,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展,有些人睡觉的时刻越来越少,睡的越来越晚,这究竟是如何回事呢?那么什么原因入睡最好不晚于23点呢?下面来和腾阅网小编一起详情了解一下吧!

什么原因入睡最好不晚于23点

近来,不时有熬夜猝死的新闻发生。

此时,熬夜成了一个妨碍健康的大咨询题。有专家表示,入睡时刻不能晚于23点。

但是在那个快节奏的社会,甚至大部分年轻人都做不到24点前入睡。

他们认为,无论早睡晚睡,只要睡够8小时,就不算熬夜。

事实上这句话大错特错,今天就来讲讲什么原因。

什么原因入睡时刻不要晚于23点?

大自然的昼夜节律操纵着人体睡眠、激素分泌等多种生理过程的生物钟。人的睡眠节律一定要和大自然的昼夜节律相符,做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夜间光照增加抑制褪黑素的分泌

褪黑素是一种黑暗激素,它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夜幕降临后,褪黑素分泌增加,似乎在23点之后,分泌加速,在半夜2点至4点达到高峰,在下半夜逐渐减少。

其实,褪黑素对光线特别敏感,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发出的蓝光会使褪黑素的分泌延迟。褪黑素的缺乏会使人难以入睡,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失眠。研究还表明,蓝光能够减少慢波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的时刻。这两个睡眠时期对巩固经历和调节情绪都很重要。人需求的睡眠时刻是8小时左右,而早上同意光照的时刻是7点钟左右,所以入睡时刻不要晚于23点。

晚睡会导致睡眠时相延迟

睡眠时相延迟算是晚睡晚起的夜猫子。睡眠时相延迟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皮质醇分泌增加、胰岛素反抗,从而增加罹患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

尤其关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来讲,熬夜往往会增加患糖尿病的几率。晚睡会导致瘦素分泌减少,胃饥饿素分泌增加。睡眠不足时,人大脑的奖赏系统更容易受到高脂肪和高碳水化合物等食物的刺激。这算是人在熬夜时往往食欲就会变得旺盛,会摄入更多的高脂肪和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的缘故。

晚睡会导致维生素D生成不足

白天光照减少,导致维生素D生成不足、褪黑素分泌减少。而维生素D能帮助调节人体生物钟,与人的情绪和睡眠有很大的关系。

晚睡损害机体免疫系统

长期熬夜会导致睡眠不足,损害机体免疫系统,人罹患各种疾病的风险均增加。长期睡眠不足会引发脑部淀粉样β蛋白沉积,可能会引发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症)。

来源:腾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