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玫瑰抒写奋斗篇章——记“巾帼心向党”全国三八红旗手(集体)巾帼大宣说活动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薛岩
“因为有探究,我们才会不设限、不放弃,也是记忆如此一个过程,我们才能不断突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分子古生物学实验室主任付巧妹讲。
3月8日,“巾帼心向党”全国三八红旗手(集体)巾帼大宣说(中央和国家机关专场)活动在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举行,包括付巧妹在内的6名来自科技、医疗、政法、民政、文艺等领域的女性发表了演说。
敢于突破,柔肩担重任
作为一名古遗传学专家,付巧妹一直致力于从学理意义上解答“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的难题。她主导开辟古核基因捕获技术,打破了全球低含量内源DNA无法获得的瓶颈;大规模研究东亚人群演化,揭示了东亚人群复杂遗传历史,为欧亚史前人群多样性提供线索。
付巧妹讲:“我们之所以可以不断创新,归因于自由探究的魅力。对过去充满好奇驱使我们思想上不再受限,行动上可不能放弃。”
与付巧妹一样,赵晶也是一个不轻言放弃的人。作为中日友好医院手术麻醉科的一名主任医师,赵晶曾在一场手术中发现有病人存在麻醉过敏的咨询题,当时国内外都还没有麻醉药物过敏的常规检测手段,赵晶决定要勇于突破。
通过两年多的努力,赵晶研制出一种新的检测办法,大幅提升了麻醉药物过敏检测的准确性。
“临床的难题算是我们科研攻关的方向!”抱着如此的信念,近年来赵晶不断完善麻醉药物过敏检测办法,建立了麻醉药物过敏诊疗体系,并在全国100多家医院推广。
田沁鑫是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她曾带领一支200多人的团队,深度参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的节目制作。为了可以让在场的4万名观众看到戏剧演员的微表情,田沁鑫探究使用“科技+艺术”的表现形式,尽可能提升戏剧表演的视觉观感。
一心为民,巾帼显担当
“14亿人,98.2%的安全感。”来自中央政法委综治督导局(专项行动办公室)的李薇处长在会上分享这组数据时,引起了大伙儿的关注。她解释讲:“2023年国家统计局对群众安全感进行的调查显示,我国群众安全感是98.2%,连续4年保持在98%以上的高水平,我国差不多成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
社会长期稳定的背后是一代代政法干警的默默付出。李薇表示,作为政法战线的一员,维护安全的道路是我们矢志不渝奋斗的道路。我们要勇于担当、敢于作为,服务于更高水平的治安中国建设。
民政部社会救助司最低日子保障处处长张琳从事社会保障工作已二十年。在她看来,社会救助工作一头连着天线,为政策分忧;一头接地线,为群众解愁。她讲:“脚下沾满泥土,丈量的是为民服务的度,沉淀的是为民服务的情。将来,我将接着沿着这条路奋勇前行,让困难群众的生活更有盼头,更有希望。”
活动中,几位宣说人都表示,希望可以带动更多女性贡献智慧与力量,投身于祖国建设。
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