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监督治理总局广东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裴光:以新兴技术赋能监管数智转型
面对南海、濒临港澳,广东从地图上来看,恰如一条长船驶向大海。而金融“活水”正如涓涓细流,托举广东这艘大船乘风破浪向前。
国家金融监督治理总局广东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裴光近日在同意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广东监管局将在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进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面当好“实干家”;并且,于创新潮头扬风帆,运用图数据、机器学习等新兴技术,研发系列智能分析模型和工具,赋能监管数智转型。
当好“实干家”
立足大湾区点燃进展引擎
过去的一年里,广东省信贷支持实体经济进展可谓卓有成效。裴光介绍,贷款投放方面,2023年,广东省各项贷款余额26.7万亿元,新增信贷投放2.4万亿元;政策性开辟性金融工具投放超千亿元,支付量全国第一。
把数据“掰开来看”,细分领域亮点也较为突出。裴光表示,2023年该省积极支持提振消费、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数据显示,辖内(广东不含深圳,下同)个人消费贷款同比增长11.78%,其中汽车消费贷款同比增长26%;创造业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同比增速均超过30%,创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占比超五成;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3万亿元,同比增长33%;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全年累放户数为上年1.85倍,金额为上年2倍;要紧银行机构绿色信贷余额首超2万亿元……
展望后续信贷投放工作,裴光讲,要在统筹做好“五篇大文章”上聚力,在强化重大战略金融支持上着力,在提升人民日子品质上加力。他提到,要切实提升金融消保工作质效,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加大力度支持租赁住房市场和“三大工程”建设。
谈到粤港澳大湾区进展,裴光表示,将全力支持打造大湾区金融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全力支持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全力支持粤港澳跨境金融合作向纵深推进,全力支持健全大湾区跨境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裴光透露,将持续优化“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不断扩大参与试点机构和合资格产品范围。深入研究和争取扩大跨境车险“等效先认”实施范围。加快设立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鼓舞经营稳健、资质优良、专业特色的外资金融机构到大湾区布局展业。鼓舞符合条件的境内外法人机构设立理财子公司,支持大湾区跨境理财和资管中心建设。
“此外,我们还鼓舞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开展各类跨境金融业务试点。探究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航运金融等领域扩大与港澳地区的双向金融开放合作。”裴光讲。
稳步扩大制度型对外开放的并且,不忘守牢金融风险底线。从监管角度来看,他表示,将加强粤港澳深金融监管协作,进一步加强金融消保监管合作,完善大湾区多元化金融纠纷化解机制。探究跨境金融监管新模式,完善跨境金融风险防控工作机制。
精研新技术
推进监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金融监管总局2024年工作会议明确,坚决落实强监管严监管要求。从广东监管局的实践出发,裴光向记者说述了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的生动案例。比如,在对某行现场检查中,广东监管局检查组强化穿透式监管,发现某支行“90后”副行长涉嫌违法犯罪,当事人受检查震慑主动投案自首,成为金融监管总局成立以来首例银行职员因现场检查主动投案自首的案件。
再比如,“在对某行现场检查中,我局检查组以举报内容为切入点,经过跟踪账户流水、绘制资金路线图谱等方式,发现高管向职员大额借贷、与企业违规资金往来、私设小金库等严重违规咨询题。”裴光讲,广东监管局与该行母行开展监审联动,迅速向纪检、司法部门移交相关违纪违法咨询题,涉案的原行长等5名人员目前取保候审,已被该分行处以开除或辞退,另有1名行长助理被免职、2名行领导及多名中层干部被咨询责。
2023年,广东监管局紧盯“关键事”“关键人”“关键行为”,践行“一贯到底、一严到底、一查到底”,全年共检查机构313家次,处罚机构207家次、直截了当责任人424人次;罚没金额1.66亿元,同比增长34%;取消任职资格、禁业27人次。
关于进一步拓宽金融监管监督视野、实现监管“全覆盖”,裴光认为,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不容忽视。
对此,裴光表示,广东监管局积极研究“智慧监管”实践图谱,稳步推进数字化转型项目的落地应用,取得了多项具有先行先试意义的建设性成果——搭建“区块链慧享平台”,构建跨企业跨部门数据共享渠道;探究利用联邦学习技术,实现参与各方无需共享数据,在数据可用不可见的前提下实现数据价值挖掘……
“接下来,我们将在有效保障监管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基础上,积极运用监管科技推进监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裴光讲,广东监管局将全面推广应用监管大数据平台,探究运用图数据、机器学习等新兴技术,研发系列智能分析模型和工具,增强风险监测分析前瞻性、穿透性。例如,识别金融机构与重要客户、重要股东、重大交易对手之间的关联特征,捕捉资金异动、特殊关联结构、异常行为等风险迹象,摸清可能的风险爆发点与传染路径。
并且,强化监管数据管理,建设数字化监管人才队伍。裴光举例讲,将探究“一行一策”监管数据管理新路径,以EAST数据标准为基础“解剖麻雀”,开展源头式管理。
能啃“硬骨头”
聚焦重点风险领域狠抓落地
实现高质量进展,离不开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裴光介绍,广东监管局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进展。截至2023年末,辖内房地产贷款规模5.29万亿元,个人住房贷款余额4.09万亿元,均保持正增长,且增速高于全国。
“在促进都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点面,两个月来,我局先后召开8次工作部署会、2次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2次工作调度会。最近于3月5日召开的全省协调机制工作调度会,是我局首次联动深圳监管局、广东省住建厅三方召开的全省范围大型协调机制部署会议,共360多家银行机构和150多家房地产企业代表参会,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政银企监四方会议。”裴光讲。
目前,协调机制有序运行、成效显著。裴光介绍,截至3月29日,辖内首批“白名单”项目获得授信近500亿元,差不多有73个“白名单”项目获得发放贷款或展期支持近100亿元。
“建立都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是当前形势下破解房地产融资难题的创新举措,也是防控房地产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的重要助力。”裴光表示,下一步,广东监管局将狠抓落地实效,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进展。
近5年完成64家农信社改制,实现34家高风险机构“摘帽”,累计处置不良资产5000多亿元,建立起“1+7”适度治理竞争的广东农合机构市场体系……在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方面,广东可谓蹄疾步稳。
裴光介绍,该局善用市场力量,推动补充中小金融机构资本。比如,推动广东南粤银行引入省属国企广东粤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协同支持广东省成功发行支持中小银行进展专项债券100亿元,用于补充广东南粤银行资本金。
风险防控非一蹴而就。放眼将来,裴光表示,将完善“1+7”广东农合机构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巩固农合机构改革化险成效。以转变省联社职能为重点,配合加快推进广东省联社改革。坚持“成熟一家、推进一家”的工作原则,有力有序推进村镇银行改革化险工作。推动非银机构聚焦主业,促进信托公司转型进展,探究差异化进展道路。加强公司管理监管,推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