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平凉:让都市学会“呼吸”

时间:2024-06-13 14:47:11 推荐 564

科技日报记者颉满斌实习生陈逸凡

6月4日,科技日报记者尾随“共赴绿色之约——2024年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甘肃生态环保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了甘肃省平凉市。

在平凉市泾河生态文化园,记者看到了绿树青草和彩色道路的“多巴胺”搭配。市民在空地上跳着广场舞,活力满满。

而在往常,这个地方依然河道淤积的一片荒滩,杂草丛生,一到雨天泥泞不堪。

作为黄土高原上的河谷都市,平凉市急需摆脱这种“逢雨必涝、雨后即旱”的境界。

怎么解决都市内涝的顽疾?平凉市看准了“海绵都市”的建设理念,开工实施了泾河干流综合管理项目。所谓海绵都市,算是指都市要像海绵一样,遇到雨水时把它们吸纳起来,缺水的时候再吐出来利用,让包括绿地、公园、道路、广场、公共建筑、住宅小区等在内的建筑都将像“海绵”一样会“呼吸”。

平凉市泾河生态文化园。受访者供图

在泾河生态文化园建设过程中,平凉市利用现有地形,在整个园区的最低点设计了雨水花园,并经过园区内的植草沟、雨水花园等海绵设施,将雨水顺着地形汇集到雨水塘里,形成较好的景观水面,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绿色的生态公园。

像如此小巧精美的“口袋公园”,平凉市不止一处。早在2016年,平凉市便开始谋划海绵都市建设。截至目前,平凉市累计开工实施海绵都市建设项目185个,建成114个、完工率50.4%;累计敷设雨水管网34公里,消除易涝点21处,新增透水铺装面积73.61万平方米,年雨水资源化利用量16万吨,可透水地面面积达到45.3%,建成区达标面积由26.74%提高到50.21%。

“自从实施黄河流域平凉市泾河干流综合管理一期项目以来,疏通了身边的大水系,防止外洪入城;缓解了极端天气事情下的都市内涝咨询题,现在这个地方成了群众观光娱乐的好地点。”平凉市住建局副局长赵生宝讲。

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