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力:谢科应氏杯决赛逆转之钥

时间:2024-08-17 13:13:19 推荐 701

记者谢锐重庆报道第十届应氏杯五番棋决战前两局,谢科九段连失两城,0比2落后,将自己置于陡崖之上。

两盘棋,从进程来讲,基本上逆转局,一盘比一盘惋惜。尤其是第二局,形象地讲算是,谢科有一百条通往胜利的道路,而一力辽仅有一条,但结果却是,一力辽走对了,而谢科却一一耽误。

每盘棋的胜负很漫长,但决定胜负的却往往是一两手。第一局谢科错过了必杀招后,导致双方攻防逆转;第二局更是在巨大优势下,当一力辽开始尝试“搅局”时,谢科一着愚型随手自紧一气,一力辽石光电火间发现了三手“神之一挖”绝妙着,成功逆袭。

在下出自紧一气的愚型随手之时,谢科不仅胜率超过90%,而且用时也特别宽裕,相反,一力辽差不多被罚2点。在这种局面和用时双重大优形势下,只需平复一点,出手慢一点,就有似乎率避免弈出愚型随手的可能。

裁判长吕国梁讲:“我们学棋的时候就被老师告知,遇到这种方三棋形,不要去管它,它如何下都做不出两眼,这种形状只需在下边盘二路尖,不让他做出另一只眼就行。”

假如复盘,谢科能看不出来吗?绝无可能,但就在实战那瞬间,他秒速出手,却误中一力辽当时唯一能翻盘的陷阱。

赛前,国家队总教练俞斌讲,我跟谢科讲其他的都没用,就告诉他一点,对局过程中,无论形势怎么,一定要保持专注力,自始至终保持心理定力。事后来看,谢科在即将取胜的关口没能保持专注力,而是漫不经心地开了小差。这盘棋的惨遭逆转,就像是他没能慎始善终的一种惩罚。

在这方面,吴清源大师做到极致。躯体孱弱的他不仅活到百岁,而且还在日本棋坛统治20余年之久,以十番棋为舞台,将日本高手一一降级。其拥有天才的棋艺当然是一因,但他最大的必杀器当属专注力,是那种超出常人、不可思议的专注力。

1939年镰仓十番棋首局,木谷实紧张至鼻子流血,现场一片混乱,但其对面的吴清源却浑然不觉。《读卖新闻》观战记者山田虎吉写道:“禅房里,璀璨的灯光下,表情严厉的吴七段正在长考,宛然刚才的骚乱他全都置若罔闻。不!也许噪音根本就未曾入耳。在30分钟之内,他正襟危坐,纹丝不动。忽然,他抬起头面向天井,双目向极高处眺望,但心神却仍然贯注于盘面。刚才的骚乱发生以来,吴氏始终一言不发。自黑棋第157手打下后,惊慌失措的人们,水呀、药呀的喊个不停。但是噪音对他毫无干扰,吴氏就如此默默考虑着度过了30分钟。真是寸心不乱!”

真正的寸心不乱。吴清源纵横十番棋十余年而不遗一尘,其“无我无心”的境地登峰造极,而时下的谢科也到了需要“寸心不乱”的关口。

来源:体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