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青巡赛(北京站)|点燃青少年的梦想
青春洋溢的项目,活力四射的选手,恰如中国滑板运动,正乘着东京奥运会、杭州亚运会和巴黎奥运会的东风,乘势而起,打开了无限想象力。
10月19日,2024年中国青少年U系列滑板巡回赛(北京站)在北京朝阳区BAN滑板公园收官,为期两天的比赛吸引了来自北京、贵州等省市的近百名运动员参赛。杭州亚运会男子街式冠军张杰以134.93分获得男子U18街式项目冠军。
2024年中国青少年U系列滑板巡回赛旨在发掘和培养滑板后备人才,北京站是今年第四站,分街式和碗池两个项目,并分设男女U18、U15、U12、U9八个组别。各组别比赛分预赛和决赛两个时期,预赛时期每名队员有两轮比赛机会,每轮45秒。决赛采用“2+5”赛制,每位队员两轮线路,每轮45秒,再加五轮“大绝招”,最终分数为走线最高分和两个大招最高分之和。
2024年中国青少年U系列滑板巡回赛(北京站)由中国轮滑协会主办,圣巴(上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圣巴(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中国人保作为中国轮滑协会官方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保险保障服务。
“滑板比赛,裁判员依照运动员动作难度、完成度、场地利用率、流畅度和连贯性打分,北京站的比赛专业度很高,很多队员的动作让人眼前一亮,俱乐部滑手和专业队员同场竞技,两种风格相互碰撞,是一个特别好的舞台。”本次比赛裁判长、滑板国家级裁判陈龙讲。
本次比赛仲裁、滑板国家级裁判王宏涛则感叹道,参赛选手以U12和U9居多,尤其是U9组别,吸引了不少小朋友参赛,一些女小孩也参与了进来,能够看出中国滑板人群的规模正在迅速扩大,作为一个滑板从业者,感到特别振奋。”
杭州亚运会男子街式项目冠军张杰在线路赛即稳居第一,随后凭借大绝招环节的大杆nollienoseblunt和nolliefs360夺得男子街式U18组冠军。张杰的贵州队队友张艳在女子街式表演赛中做出了全场最难动作bstailslide,并以158.92分列第一。
“事实上我的表现不如预期,kickflipbssmith没有做出来。只是,每次站在比赛场上基本上一次难得的机会。比赛不仅仅是为了追求胜利,更是为了个人的成长和突破。滑板让我学会了面对失败、调整心态,把每次失败当作学习的机会。”张杰赛后讲。
由于超龄,杭州亚运会男子街式项目铜牌获得者苏建军只能在观众席上为队友张杰、张艳等人加油。“平时一踏入板场算是训练比赛,算是紧张和激动,看别人比赛轻松倒是轻松,但很不适应,我期待一场属于自己的比赛。”
滑板作为新兴体育项目,比赛大多在公共区域进行,赛事组织模式还在逐渐摸索完善。本次比赛组委会负责人田向堃讲:“我们既要确保比赛顺利进行,又要提升运动员和观众的体验感,还要体现出真正‘潮’的一面,所以每场比赛都需要精心策划,不断出新。固然,赛事的安全性永远是第一位的。”跟其他赛事一样,滑板运动的赛场内外也面临众多的风险考验,保险成为其中的关键一环。本场比赛,中国人保派出产、寿、养老三个分公司共7人的工作团队现场提供服务。
滑板运动以青少年尤其是学生群体为主,国家高度重视学生体育运动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学生体育活动意外伤害保险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做好学校体育活动安全治理和运动伤害风险防控。人保寿险北京分公司贾猛讲:“我们经过提供保障来帮助组委会和参赛者抵御风险,传递安全感,滑板比赛的氛围很好,经过不断下沉赛事一线,我们对这项运动有了更多了解,将来会更有针对性地保障赛事顺利进行。”人保工作人员还依照运动风险特点,在现场耐心进行保险保障宣传,提升从业者及家庭的保险意识。
在完成比赛的那一刻,不少滑手聚集到“有人保、滑得好”大展板前合影留念。他们惟独欢笑,没有眼泪,因为关于滑手来讲,动作失败是常态,但这项运动没有失败者。
滑板比赛的地点,总是聚集着不少人,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自称来凑热闹的许先生讲,看着这群年轻人不遗余力地发起一次次挑战,不论是失败后笑着重新走向起跳台,都会情不自禁地为他们鼓掌。“我是看巴黎奥运会滑板决赛入‘坑’的,崔宸曦13岁就拿了第四名,我小孩刚三岁,打算让他玩滑板,今天听讲这个地方有滑板比赛,特地来看看现场比赛是如何一回事。”
滑板的魅力,在于征服一个明确目标、完成极具难度的自我挑战后,带来强烈的满足感与自信心,也带来无与伦比的精神快乐,对青少年具有极大的引力。并且,滑板也是刺激、酷炫的代名词。值得关注的是,由东京、巴黎两届奥运会催生的滑板热也传导到了场地建设上,据业内人士介绍,今年,包括北京朝阳区BAN滑板公园在内,北京、武汉、长沙等都市的多个滑板公园纷纷开张。值得关注的是,滑板公园不再是单一功能性场地,而是各地作为都市潮酷地标打造,滑板的文体融合功能正不断被强化。
来源:体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