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她前行的每一步,基本上后辈的路标
记者谢锐北京报道在2025“白水苹果杯”女子国手赛预选第二轮比赛中,有一盘棋分外引人注目,两位对局者的年龄差为49岁,年长者岁数差不多超过60岁,年少者刚刚年满13岁,她们是芮乃伟九段和王舒瑶初段。
这盘棋中盘时芮乃伟优势明显,中腹大块白棋的生死在她手上掌握,随时能够挖吃,锁定胜场。实战芮乃伟还想做活左下黑棋,主动创造劫争。没想到,劫打着打着越来越复杂,黑大块棋虽活,但白棋不仅先手消劫,而且还趁机逃出中腹白大龙。黑棋忙乎半天,一无所获,痛失一盘好局。
局后,芮乃伟与王舒瑶进行复盘。一老一少,从头开始,来来回回演绎各种变化图,就像是又下了一盘棋。看到此画面的视频后,有网友评道:“那个画面太震撼。相差半个世纪还能同桌竞技,芮乃伟真是围棋常青树。在体能赛事上,差这么多岁就没法比了。比如世界田径记录,100米和400米的60岁纪录分别是11.70秒和53.88秒,13岁的纪录分别是10.82秒和47.86秒,差好几个数量级,生物钟无法抗拒。”
女子国手赛预选最终轮,芮乃伟没能参赛,但她依然浮现在赛场,从头到尾观看着每盘棋。每当有对局结束,她便过去参与复盘,聆听对局者比赛过程中的各种思量。不能下棋,但能看看棋,于她也是一件无比快乐幸福的情况。
从3月开始,国内各项比赛重心回归中国棋院,这也意味着,不少棋手也得像候鸟一样迁到棋院附近。前几年,比赛重心移至杭州棋院时,已非国家队队员的芮乃伟自费吃住在杭州棋院,为的是每日参加训练与比赛。她的躯体条件虽不算糟糕但绝非强健,但她大概将所有的生命都燃烧在棋盘前。
重回北京,只能住在棋院边上的快捷酒店,咨询芮乃伟吃饭如何解决,她一笑:“简单点个外卖。”对她来讲,最好的日子条件是,有一个不错的小食堂,能方便用餐,然后继续训练和比赛。和她的师父吴清源一样,棋盘,才是他们唯一的身心归宿。
与年龄相差近59岁的小对手下棋,芮乃伟自嘲“跟她们学招”,因为她们每天接触AI,各种AI下法滚瓜烂熟。但是,即便这样,她们对芮乃伟的胜率也没超过一半。这也印证了AI虽强、却并非必胜法宝之讲,棋手之间的对决,终究依然要比大局、取舍与意志,任何时候都不要低估了一个视棋如生命的斗士爆发出来的超能量。
芮乃伟这大辈子,记忆了50后到10后的每个年龄段对手。2015年女子围甲联赛峨眉山站,她遭遇13岁的周泓余,开始迎战00后棋手。转眼十年过去,此时的她又开始同意10后棋手的硬核挑战,她不是在做一场秀,而是职业修罗场上真刀真枪的对战。2024年,她共下了79盘正式对局,41胜38负,胜率52%,在国内所有棋手中排名第35位。女子围甲联赛18轮,她10胜8负,排名第10位,而参赛棋手多达40人。
芮乃伟的每一步,基本上给后辈棋手留下的路标。她用一生却做好一件事,却大道至简,快乐至善。吴清源讲,我下棋要下到100岁,芮乃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来源:体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