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壁上的挑战与梦想:2025中国攀岩自然岩壁系列赛
4月的大理,微风轻微的拂过岩壁,山里依然有一些薄雾。第三次落户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县国家4A级景区石门关的中国攀岩自然岩壁系列赛,鸣哨开攀。全国各地的攀岩者在此集结,以岩壁为舞台,演绎着勇气与坚持的故事。
自然馈赠的“岩壁考场”:场地挑战与专业筹备
运动员在比赛中
石门关景区的花岗岩岩壁成为本次赛事的天然考场。相较于以往在半山腰的赛事,今年首次启用的下方区域场地,步行距离缩短至20分钟内,极大提升了运动员、裁判及观众的便利性。但是,自然的馈赠总伴随着考验——花岗岩岩壁的手点小、脚点湿滑,加之山间频发的夜间雷雨,让线路充满不确定性。
开线团队赛前开线中
为应对这些挑战,赛事筹备团队提早展开“岩壁开荒”。由资深户外开线团队对岩质进行评估,清理杂草与松动碎石,并标记出可行支点,最终规划出3条兼具观赏性与挑战性的线路。定线员谢卫成透露,今年线路角度较往年减小,但对平衡能力的要求更高,“许多运动员因早期较少接触此类花岗岩中坡度岩壁,适应用手死抓着攀爬,而这个地方更需要细腻的脚法和躯体协调。”
定线员的岩壁哲学:自然与室内的对话
作为多次参与全国赛事定线的资深从业者,谢卫成在自然岩壁与室内岩馆之间找到了平衡。他坦言,早期痴迷户外攀岩,曾赴世界各地体验不同岩质,能让人尽情享受自然环境带来的独特体验。
主定线员谢卫成
尽管户外攀岩有其独特的魅力,但谢卫成表示:“这并不代表我不认同室内攀岩,平常在我不去野外的时候,我也会在室内岩馆训练。”
他补充道“假如你要非让我从两个里面选一个,那么我会选择自然岩壁,因为户外会让我感受更纯粹一点,这个环境也让我更享受一点。”
少女人岩壁独白:在挑战中书写成长
赛事中,两位来自广西马山的少女选手——韦雅灵与马莹莹,成为赛场上的青春注脚。她们比同类女孩多了一份韧劲,在岩壁上编织着自己的梦想。
韦雅灵
韦雅灵带着“不服输”的劲头重返大理赛场。去年成绩不佳的她,今年凭借队内突出实力再次出征。面对岩壁上的泥土与滑点,她笑称“踢下石头时也会慌,但想到父母向村里人分享自己的成绩,就想拼尽全力”。开始考虑升学咨询题,攀岩成绩的起伏、将来进展的不确定性,让她时常陷入emo。训练时爬到一半,这些思绪涌上心头,她甚至会情绪崩溃。但她将攀岩视为“破局之路”:“我想靠成绩考上高中,让质疑的人看到,攀岩不是‘不务正业’。”
马莹莹在比赛中
马莹莹的攀岩之路则始于校园选拔,因“不用上晚自习”的好奇报名,从200人中脱颖而出。疫情期间曾因比赛停摆陷入迷茫,教练的一句“放弃容易,但巅峰只留给坚持的人”让她重拾斗志。首次征战大理,她被这个地方的长线路难住了:“马山的岩壁抓点清楚,而这个地方每一步都要试探脚点,速度型选手的优势被削弱了。”但她迅速调整,利用日常多项目训练的积累,在预赛中稳扎稳打。教练的温和鼓舞与家人的开明支持,成为她的强大后盾——家族群里的加油声,甚至清明时的玩笑“运动员10分钟登顶”,都让她感觉到攀岩带来的认同。
当夕阳为石门关的岩壁镀上金边,攀岩的故事仍在接着。在这个地方,自然的险峻与人类的顽强交相辉映,每一次攀登基本上对极限的挑战,每一次坠落基本上梦想的伏笔。大理漾濞攀岩赛,不仅是一场竞技赛事,更是一曲对于热爱、坚持与成长的赞歌,在苍山洱海间久久回荡。
来源:体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