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固本培元,围甲联赛“瘦身”大势所趋

时间:2025-05-26 13:46:38 推荐 549

记者谢锐报道2025年“三国赤壁古战场杯”围甲联赛即将开幕。这两年的围甲联赛改制动作大,2024年取消主将制,2025年暂停使用外援和取消季后赛,16支参赛队经过15轮单循环赛进行全年比赛。

取消主将制后,每盘棋基本上1分,胜局数成为决定砝码。阵容齐整、没有短板的围甲队优势随即凸显。苏泊尔杭州、深圳龙华、成都队这些队优势突出,最终位居三甲。主将制的核心是突出队中精英棋手的地位,这也导致外援薪酬居高不下。主将制取消后,外援薪酬降低才有了其实的基础。

2025年围甲暂停各队引入外援后,国内棋手得到了更多的比赛机会,但目前有个迫在眉睫的咨询题亦需解决。那算是,16支参赛队数量过多,导致有限资源过度分散,而围甲联赛的资源效应却被遏制,是时候“瘦身减肥”了。

联赛的本质在于主客场双循环,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各地的体育资源,活跃各地的体育市场,培育各地的体育根基。围棋比赛看似一年到头不断,但真正惠及各省市地点的却少之又少。2024年围甲联赛在唐山滦县举行一场比赛,省市体育主管领导一并到场,因为这依然当地举行的首次国家级比赛。类似如此一幕在围甲联赛主场屡见不鲜。围甲联赛,事实上也充当起了宣传队、播种机如此的角色。

但是,从2019年围甲联赛扩军至16支队后,主客场比赛一再被压缩,由原来的双循环减为单循环,缘故是,双循环30轮比赛日程排不开。30轮主客场比赛加上路上往返时刻,至少需要90天日程。无奈之下,围甲首次实行单循环,为了弥补对局量的不足,又实行季后赛制。虽然,季后赛保级区的顶层设计一开始存在漏洞(保级队常规赛全输,但只需赢下季后赛最后一场即可保级),但为了增加对局量,不得已而为之。

2025年围甲联赛共进行15轮单循环赛,两队之间仅有主场或客场。最要紧的,一线棋手资源相对集中,16支参赛队中的弱旅已无竞争力可言,打上围甲即为降入围乙的开始,像上海清一队每年坐跷跷板,围甲的副班长,但到了围乙,却又是战神般的存在。围乙,早已被抽空,竞争力趋近于无。而一个健全的联赛系统,却是递进式生长。

目前每支围甲队报名6人,16支队即为96人,最新等级分排名第95位的是杨士海八段,早已改行做主播的彭荃七段和做培训的岳亮六段分别排名第71位和第92位。排名尽管不等同于实力,但96人报名参加围甲后,围乙还可能有一线棋手吗?前些年,围乙竞争惨烈,关注度高,此时鲜有咨询及,因为没有热点了。

围甲联赛总冠名和各队赞助历来基本上重中之重,在目前都不是很乐观的现实条件下,围甲联赛“瘦身减肥”也是为了让有限的赞助资源最大效益化,这跟果树剪枝修枝一个理,尽可能地让养分滋养主干,确保结出大果子。

除了赞助市场,目前的比赛资源也决定了围甲联赛要瘦身,恢复双循环主客场。进入2025年,等级分前三位王星昊九段、丁浩九段、杨鼎新九段的对局数分别为21、22、17盘,每月平均3-4局,类似于日本棋手的养老节奏。申真谞九段和朴廷桓九段的2025年对局量分别为34、38局。

所以,围甲联赛瘦身后恢复双循环赛制迫在眉睫,让围甲更精干,让一线棋手有更多的比赛可下,让赞助资源效益最大化;并且,也让围甲联赛的资源效应最大化。

来源:体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