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博会上的创新型企业:成长迎来新机遇
兰剑智能的智能货架系统吸引多位潜在客户;腾盾科创的模块化工业无人机成为热门展品,被多名参展商询问……对创新型企业来说,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是机遇涌动的舞台,不少首次参展的企业在这里对接合作、拓展商机、打响品牌。供应链服务企业也在展会上主动“牵线搭桥”,为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对接更多产业资源。
拓展产业链机会
在腾盾科创的展台上,多名参展商正在询问模块化多用途无人机的产品信息,这些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应急救援、气象服务、广域巡护、航空运输等领域。“这两天来展台了解产品、对接需求的企业挺多的,包括国际国内关于物流运输、农林植保等领域的企业,也有想直接购买大型无人机的其他企业。”腾盾科创分公司北京腾盾总经理许华伟表示。
腾盾科创在此次链博会创新融合展区参展,这一展区汇聚着十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集中展示无人机全产业链。
“这次我们带来了公司自主研发的电源模块产品,可应用于无人机等多个行业。”皓文电子市场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希望通过链博会巩固品牌形象,寻求新的客户合作。
不远处,中恒景新展区展出的用高端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装备生产的无人机配套复合材料雷达支架也是产业链上重要一环。公司总经理助理张猛猛表示,一些配套的上下游企业已经向公司表达合作意向。
链博会不仅赋能产业合作,还推动“智造”升级。兰剑智能的展台上,蜘蛛侠料箱机器人和T40拣选机器人在4.5米高的立体货架之中快速穿行,协作完成货物的智能拣选,吸引与会者频频驻足。
“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离不开智能仓储系统的助力。”兰剑智能副总裁林茂介绍,兰剑智能已经助力多家企业工厂通过世界灯塔工厂认定。公司在链博会对接了中信集团、中车集团、中粮集团、中铝集团等高端客户,期待之后继续深度参与链博会,扩大参展面积。
优化供应链服务
链博会上,瞄准企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多家供应链服务企业持续升级服务,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科研创新成果通常包括“小试验证-中试扩大-产业化应用”三阶段。“中试环节往往涉及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复杂的工艺调试。华熙生物中试成果转化平台的建立,将帮助链内企业把沉睡的技术转化为产品,进一步提升公司在供应链中间环节的纽带价值。”华熙生物展台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平台在研项目超过20项,希望打造全球最大的中试转化平台,实现六大类生物活性物的生物“智造”。
三度亮相链博会的大华银行带来独具特色的绿色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在过去一年中,大华银行支持包括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内的绿色供应链企业布局东盟市场。”大华银行中国批发银行部主管、企业银行部主管兼北京分行行长辛韬介绍,大华银行希望借助链博会提供的合作交流平台,为构建更加韧性与可持续的供应链体系建言献策。
首次亮相链博会的普华永道,也在针对中国新兴产业校准智库定位。“我们认为,低空经济是下一个风口,预计到2035年,该领域市场规模将接近5000亿美元。新兴产业常面临技术、资本等多重挑战,我们目前已与多家低空经济企业对接出海事宜,希望助力更多中国企业把技术创新转化为先进制造产能,构建可持续供应链。”普华永道思略特科技、媒体和通信行业合伙人夏浩表示。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