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财税金融支持 以旧换新政策加力可期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对下阶段消费品以旧换新作出部署,释放出政策支持加力信号。
专家表示,从当前各地对以旧换新政策优化调整的路径看,后续以旧换新政策有可能在上调资金支持规模、扩大品类范围等方面发力,同时将进一步强化政策协同与技术赋能,确保政策红利直达消费者,有效扩大内需、提振消费。
政策效果明显
今年以来,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发力,范围有所扩大,涉及产品越来越多。在政策带动下,传统消费领域和智能消费领域活力持续释放,政策效果显著。
最新数据显示,7月,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和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了28.7%、13.8%、20.6%、14.9%,均明显快于商品零售额增速,继续支撑商品销售增长。
以旧换新政策同样惠及汽车行业。最新发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4年4月至2025年7月,全国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81.7%,增长势头迅猛。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对相关商品销售带动作用继续显现。”
政策效果的显现,除了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本身的深化拓展,也离不开资金的坚实保障。今年,财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吴盖日前透露,近期,财政部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测算确定了各地区2025年资金规模,并下达第三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690亿元,剩余资金将在10月份下达,支持各地做好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
多措并举对接需求
随着第三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下达,各地纷纷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安排,通过强化补贴力度、创新领取方式、优化申领流程等举措,精准对接消费者需求,进一步释放政策撬动消费的效能。
在补贴力度方面,多地持续加码。黑龙江省商务厅8月19日发布公告,明确8月23日至12月31日期间,汽车置换实行分档补贴,其中新能源车每档补贴较燃油车增加0.2万元,以更大力度推动绿色消费。重庆市则追加3亿元预算资金,专项用于2025年三季度汽车置换更新补贴,并采用分月投放方式,确保政策持续发力。
为让补贴资金更高效触达消费者,多地调整了领取方式。湖南省多地近期发布公告,自8月22日起,将家电、3C数码、家装厨卫以旧换新(不包括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活动)的补贴领取,从“每日限额发券”调整为“集中发券”模式,提升消费者申领便利性。
在流程优化上,各地着力缓解产品券供需矛盾,提升资金使用效能。福州市商务局通过热点问答指南披露,根据近期核销和申领情况,对空调、电扇、冰箱、电脑、洗衣机、热水器等热门券种进行适度加配。
一系列政策调整既回应了消费者对以旧换新的实际需求,也有助于进一步释放消费市场潜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副部长刘向东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各地调整优化以旧换新政策,主要是根据国补资金到位情况灵活调整政策执行周期、动态调整发放节奏、打击套补行为和整治审批漏洞、优化补贴投放方式等。“这些政策调整能够更好发挥其与促消费长效政策协同作用,确保消费潜力平稳持续释放。”刘向东说。
支持力度料加码
从中央层面看,加力支持以旧换新的政策信号再度释放。8月18日,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强调,要稳妥有序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下阶段工作;8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在稳投资、扩消费、促转型、惠民生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要进一步强化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
“下阶段,应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从耐用消费品加快向服务消费、即时消费、公共消费等领域发力,进一步释放全社会消费潜力。”刘向东表示。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考虑到去年下半年“两新”政策开始全面实施,促消费、扩投资效应明显,意味着今年下半年面临上年同期高基数问题,加大政策力度的可能性很大。其中,适度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有望纳入政策储备,“两新”政策支持资金规模预计会上调。
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相关政策可视情况进一步扩大以旧换新补贴规模,同时,将以旧换新品类从耐用消费品扩大到必需品、从商品消费扩大到服务消费,从而扩大补贴受益人数。在李迅雷看来,降低补贴商品的单价将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居民新增消费,更好地发挥补贴对消费增长的拉动作用。
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投入大、涉及领域多,需确保补贴资金用到实处、见到实效。吴盖表示,财政部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建立了定期调度机制,密切跟踪政策实施进展,压实各地资金管理的主体责任,对资金分配、兑付和使用等情况加大抽查检查力度,严防资金挤占挪用、骗补套补。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