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娟娟:那一箭的责任与荣耀
全运会成绩: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射箭女子团体冠军
雅典奥运会:女子射箭团体亚军
北京奥运会:女子射箭个人金牌女子射箭团体亚军
现在的工作:山东省青岛体育训练中心副主任
2008年8月14日,细雨笼罩着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射箭场。张娟娟的指尖划过弓弦,最后一箭离弦而去,划破布满雨滴的空气——9环!计分牌亮起:110:109。张娟娟仰天而望,雨水与泪水交织滑落脸颊。这一箭,洞穿了韩国队24年对奥运女子射箭团体项目的垄断,成就了中国射箭史上首枚奥运金牌,也实现了青岛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17年过去了,这位奥运冠军此时已成为山东省青岛体育训练中心副主任。就像当初从莱西体校的射箭场走上奥运舞台那样,从退役运动员到体育治理者,她同样记忆了迷茫与历练。
荣耀背后的荆棘路
14岁的张娟娟被选入青岛莱西体校训练时,手中握着的并不是弓箭,而是沉重的铁饼。因为小学五年级就长到1.64米的身高,加上上肢力量足,她最早被选入田径队。命运的转折发生在青岛市射箭队教练曲月锋到访莱西体校选材时,曲教练一眼相中了那个眉目清秀,却又非常“有力量”的小姑娘。
初入射箭队的生活,张娟娟连真正的弓都摸不到。每日与皮筋为伴的力量训练枯燥至极。后来,好不容易等到可以拉弓,却又要固定姿势,“我记得拉了半年的弓,没有射出过一支箭。”回忆起当年的场景,张娟娟苦笑道。
正是日复一日的枯燥训练,让她的同伴纷纷离去,唯有“咬牙”的张娟娟坚持了下来。当终于持弓而立站上赛场时,初出茅庐的她竟在山东省赛中一人包揽10个奖项中的8项桂冠。“现在回想当年那些训练,实在是太枯燥了,尤其是那些基础训练,我看现在的小孩练射箭,恨不得第一天接触就得射个痛快,让他们再去吃那些苦,恐怕很少人能坚持下来,但基础训练真的特别重要。”
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射箭团体赛,中韩两国相遇在决赛赛场。韩国的朴成贤最后一箭命中靶心,韩国队以一环优势粉碎了中国队的金牌梦;四年之后,又是决赛场,又是朴成贤。这次,张娟娟同样用最后一箭完成复仇,不仅打破了韩国女子射箭在奥运会上保持了24年的“不败神话”,更为中国代表团拿到了奥运历史上第一枚射箭项目的金牌。
“事实上我和朴成贤是很有渊源的,我比她大两岁,生日差一天,我俩基本上2001年开始参加国际比赛,可能是星座的缘故,从见第一面就相互吸引。”此时再回看2008北京奥运会,张娟娟更情愿讲讲自己与对手之间的故事。“别看赛场上我们是竞争对手,赛场下却是很好的朋友,尽管语言不通,那时每次出去参赛都会给对方带一个小礼物。退役后,我们一直保持联系,两家人也都成为很好的朋友,她生了三个女儿,我有两个儿子,缘分有时候算是这么奇异。”
全运经历历历在目
北京奥运夺金是张娟娟整个职业生涯的高光时间,但国内赛场尤其是全运舞台的磨砺才是她最终可以在国际赛场实现突破的关键。回想起自己四次参加全运会的记忆,张娟娟感慨,每一次都给自己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2001年在广州举行的第九届全国运动会是张娟娟第一次站上全运舞台,她和队友于娜、徐琳琳搭档拿下了女团季军的成绩。”我们仨基本上1980年前后出生的年轻队员,整体实力事实上挺强的,算是欠缺赛场经验,那时候在赛场上遇到不少干扰,现在想想,假如当时有一名老队员压阵,我们可能可不能受到外界那么大妨碍,也许就能杀进决赛。”张娟娟回忆道。
有了九运会的经验,加上2004年参加了雅典奥运会,2005年站上江苏十运会赛场的张娟娟不管技术依然心理都已相当成熟。与她一起成长起来的队友也都正处当打之年,她们搭档顺利地摘得女团冠军。这也是张娟娟职业生涯摘得的唯一一块全运会金牌。“事实上那届全运会打得比较轻松,印象中比较深刻的两件事,一是选拔赛的时候,我们教练讲好了规则,自己都没敢看就离开了,因为队里几名队员水平都相差不大,淘汰谁都挺遗憾;再算是有了前一届全运会的经验,我们明白射箭赛场普通风都比较大,所以女队队员每个人在赛前都准备了毛背心,后来男队来场地打比赛,过来咨询我们女队借毛背心,印象非常深刻。”张娟娟一边笑着一边回忆道。
2008年,张娟娟在北京拿下职业生涯最重要的一枚奥运金牌。随后的2009年,她又代表山东队出战在了家门口举行的第十一届山东全运会。那届全运会,她还和跳水运动员王峰一起作为代表,负责采集了全运圣火。
山东全运会结束后,张娟娟与同为射箭运动员的薛海峰完婚,2010年生下了第一个宝宝。2011年,在领导和队友的劝讲下,张娟娟复出决定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再拼一次。但年龄上的劣势,加上一年多未打正式比赛,奥运积分上与对手差距明显,使得她最终无缘伦敦。2013年举行的第十二届沈阳全运会就是张娟娟职业生涯的谢幕之战。“那届全运会为了给让队里的年轻队员快点挑大梁,我基本没有出场,基本做的算是教练员的工作,包括后勤保障,也就是为退役提早做了准备。”
从赛场到办公室的阵痛
奥运光环褪去后,现实挑战接踵而至。2013年正式退役时,张娟娟也曾陷入职业选择的迷茫:“干运动员这么多年,以后干什么?自己会干什么?感受挺迷茫的。”更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奥运会冠军退役后还生了一场大病。好在经过休养差不多彻底康复。
刚退役那会,奥运光环加持的张娟娟也面对过诸多高薪职位诱惑,但她选择留在山东省队任教,甘当运动员的“保姆”。但是从冠军到基层教练的落差,远超出想象。训练场上,她能将射箭技艺倾囊相授;办公室里,人事调配、经费申请等行政事务却常令她手足无措。
“那时我在办公室里的感受能够讲是坐立不安的,感受一刻也坐不住,总想往训练场跑,后来领导和我讲,你现在转型做了治理工作,就要静下心来研究新业务,要学着分析总结发言,多给队员们做思想工作。”张娟娟讲道。
静下心来的张娟娟将做运动员时的韧劲与不服输的劲头带到了新的工作岗位上。她将心血倾注于青少年射箭推广,不仅在各种场合说述奥运故事,还作为山东省射箭协会会长,组织推动射箭项目走进校园、走向社会。她在2021年出版的漫画《跟奥运冠军学射箭》中,亲自示范每个技术动作。
每当张娟娟深入基层俱乐部,听到对她成绩的赞美之词时,她很少会在意。倒是不少人说起与射箭结缘,源于她的榜样作用时,她会非常开心。“像射箭如此的冷门项目需要明星效应去带动,我在2008年带动了一批人关注那个项目,现在山东省内有已经一百多家射箭俱乐部,青岛这边占三分之一以上,整个项目进展得特别不错。”
张娟娟目前担任着山东省青岛体育训练中心副主任的职务。此前,在她培养下,王大鹏、张梦瑶等射箭队员在国内外赛场均取得不错成绩;她主抓的现代五项项目,更是涌现了张明煜如此代表山东首次登上奥运舞台的优秀运动员。展望今年十一月份即将举行的第十五届全运会,张娟娟依然信心十足,“目前我们训练中心这边承担着射箭、现代五项、帆船帆板等几个项目的全运任务,运动员都在积极备战,大伙的状态也都不错,怎么说四年一届没人想留遗憾,恐怕全运会的时候我也会奔赴现场。”
从莱西体校的少年运动员到突破“逢韩不胜”的奥运冠军,从迷茫的退役选手到优秀的体育治理者,张娟娟的每一次“弯弓”,都在命运的靶心上刻下新的坐标,飞驰的弓箭大概在诉讲着一个真理:真正的冠军,永远在瞄准下一个起点!
来源:体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