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开放优供给育创新 扩大服务消费新举措呼之欲出

时间:2025-09-09 15:39:00 推荐 404

服务消费是促进供给优化、加快产业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牵引力。今年以来,支持服务消费发展的举措持续加码,新的支持举措呼之欲出。商务部近日透露,将于9月出台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举措。

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获悉,这些政策举措将着力增加高品质服务供给,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推动将露营、民宿、物业服务、“互联网+医疗”等服务消费条目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培育新型消费、创新消费场景等。专家认为,上述举措的出台有利于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为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服务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5万美元左右时,消费结构将加快从商品消费主导向服务消费主导转变。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3万美元,服务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当前,我国服务消费需求正处于加速释放期,居民更愿意在满足自身精神需要的服务消费领域增加支出,文化、休闲、旅游、养老、健身、医疗等方面的服务消费存在巨大发展空间。”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所长董超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说。

上述观点可以从相关数据得到验证。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2%,增速高于商品零售额3个百分点;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7.4%,对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的贡献率达63%。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高宝华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4年,我国居民人均服务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6.1%。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消费还有较大增长空间,应作为消费扩容提质的重要抓手。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目前,服务消费在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结构中的占比低于50%,扩大服务消费,有利于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有关部门应强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稳固信贷支持力度,并加快发展债券、股权等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大对服务消费供给企业的金融资源投入。

优化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今年以来,支持服务消费发展的政策举措不断推出。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4月,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印发《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5月,人民银行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

新的政策措施也“呼之欲出”。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近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商务部将于9月出台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统筹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优化提升服务供给能力,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

在丰富服务供给方面,高宝华认为,相关政策将着力增加优质服务供给。从对外开放看,相关政策将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从对内放开看,相关政策将围绕“一老一小”、餐饮、家政等重点领域开展提质惠民活动,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务供给。

在创新消费场景方面,董超表示,相关政策将在培育新型消费、创新消费场景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以更优质的服务供给满足居民服务消费需求。比如,培育一批首发中心、首发经济集聚区,大力发展入境消费、“人工智能+消费”和“IP+消费”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

“随着这些政策举措逐步落地、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服务消费增速有望进一步提高。”高宝华说。

促进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新的扩大服务消费政策措施出台,文旅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提振契机。相关政策辐射效应将渗透上下游产业,推动相关企业扩大投资、优化服务流程,精准对接居民高质量服务消费的需求,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

此外,养老产业与服务消费的结合将更加紧密,“养老+文旅”融合业态兴起,康养旅居、温泉疗养度假等产品受青睐。

政策的持续发力,将为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南京大学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顾江表示,从供给侧看,这种融合模式能打破产业壁垒,促进文化、旅游、体育与现代服务业的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显著提升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与韧性;从需求侧看,融合发展通过创新产品与服务,可缓解文旅市场结构性矛盾,拉动消费升级。

从企业角度看,华泰证券分析认为,具备稳定标准化运营能力、先行完成供应链优化与数字化转型、布局全域流量生态体系且拥有全球视野的连锁服务龙头,将在行业竞争中崭露头角。这类企业不仅能凭借核心优势提升市场占有率,更有望引领行业整合,推动文旅产业向更高效、更优质的方向发展,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