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支持与内生需求“双向奔赴” 江苏优质企业赴港上市热潮涌动
恒瑞医药领航创新药出海、海澜之家加速海外业务拓展、埃斯顿深化全球化布局……今年以来,随着港股IPO市场持续回暖、制度创新不断深化,内地优质企业赴港上市热潮涌动,一批批优质江苏企业正以扎实的业务根基与前瞻的国际视野,积极对接香港资本市场。数据显示,今年1-8月江苏已有11家企业成功登陆港股、超过20家正在排队候场,呈现出一派踊跃布局、乘势而上的生动景象。
为助力企业赴港上市、抓住国际资本市场发展机遇,9月15日,由中国证券报、江苏省委金融办联合主办的“通向新机遇之路——港股IPO专业研培”在江苏省苏州市举行。来自券商、律所等机构的多位资深专家围绕港股最新政策、上市实务、合规风控等关键环节,为与会江苏企业带来一场系统、深入、可操作性强的专题培训,助力“江苏板块”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扬帆起航、行稳致远。
图为中国证券报与江苏省委金融办联合主办的“通向新机遇之路——港股IPO专业研培” 现场。 本报记者 任明杰 摄
多重因素催生赴港上市潮
今年以来,A股、港股联袂上涨,“中国资产”全球瞩目。作为内地企业联系国际资本市场的重要桥梁,港股市场今年以来呈现出诸多新变化,其中内地企业赴港上市高潮迭起,行业龙头纷纷递表、“A+H”阵营频频扩围颇受关注。
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港交所新股融资额达1345亿港元,“A+H”模式上市融资额占比约七成,今年以来港股前五大IPO均为“A+H”公司;上市方式日趋多样,换股吸收合并、私有化介绍上市等案例为企业出海打开了新思路;大型主权基金或长线机构纷纷积极参与港股IPO,在国内某大型企业的IPO发行中外资认购比例超过70%。
这些数据背后,既有来自政策面的利好支持,也源于优质企业出海拓展业务、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内生动力,是一场政策支持与企业需求的“双向奔赴”。
“从企业战略层面看,更多龙头企业希望通过香港资本市场推进国际化布局。”华泰国际投资银行部执行董事龙伟以顺丰控股为例分析道,其供应链及国际分部营收增长成为公司长期增长的核心动力,赴港上市有助于企业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匹配其出海需求。
政策支持为港股市场注入强劲动力。2024年以来,中国证监会和港交所多次发布政策利好,支持和鼓励优质境内企业赴港上市,针对A股上市公司赴港上市推出“绿色通道”,显著增强了港股市场的吸引力。
市场也迎来关键窗口。随着港股市场回暖,H股相比A股长期折价的局面在改变,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部分龙头公司H股股价显著高于A股,估值的提升进一步吸引企业奔赴港股市场。
优质苏企积极赴港上市
近日,双登股份成功登陆港交所,成为港股“AIDC储能”第一股。公司募集资金将投向位于东南亚的锂电池制造基地,进一步加码海外产能布局。“未来,我们将以香港为桥梁,努力成为国际资本市场值得信赖的价值伙伴。”双登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
双登股份登陆港交所是优质江苏企业积极赴港上市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江苏在香港上市企业累计达133家,占全省境外上市企业总数的71.12%,香港已经成为江苏企业境外上市首选目的地;今年1-8月,江苏共有11家企业在港交所上市,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
“作为经济大省、开放大省,江苏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建设。”江苏省委金融办常务副主任、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巩海滨表示,推动企业赴港上市既是企业融入全球资本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江苏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江苏加快实施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举办江苏企业赴港上市推进会,组建“江苏企业赴港上市服务联盟”,成立“江苏企业赴港上市培育基地”,为全省企业在香港资本市场发展提供精准高效便捷的优质服务。
“当前,港交所持续优化上市制度,在盈利要求、股权架构等方面展现出更强的包容性,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资本化通道。”巩海滨鼓励参会企业充分认识赴港上市的战略意义,积极把握国际资本市场机遇,通过上市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拓展国际视野,实现高质量发展。
需进行多方面考量
“很多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的疑问:我们到底适不适合港股市场?”中信里昂证券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赵龙说,不少公司对于自身上市路径的选择并不明确,他建议企业从上市效率及确定性、估值与流动性、公司战略、监管环境与整体成本等几个方面综合考量。
例如上市效率与确定性方面,赵龙认为,当前港股市场表现积极,已成为上半年全球最大IPO融资市场,企业如果有赴港上市意愿,应加紧推进可靠、确定的上市计划;公司战略方面,则应考虑上市地是否为企业主要业务和核心客户所在地,以及与该市场投资者的契合程度。“企业是否处在一个长坡厚雪的赛道、业务是否具有高速增长的前景,备受港股境外投资人的关注。”赵龙说。
赴港上市的合规性同样是参加此次培训的企业高管共同关心的问题。对此,浩天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国光表示,境内企业选择香港上市时首先需确保公司设立及历史沿革完全符合法律要求,且股权清晰明确。此外,业务经营是否合法合规、所需资质是否已依法取得、是否依法完税、是否与员工依法签署劳动合同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知识产权是否完全由公司合法拥有或合法使用且不存在纠纷,以及是否存在重大未决诉讼、仲裁或行政处罚等,均是上市过程中必须严格审查的关键环节。
舆情管理同样是企业需要着重关注的问题。“港股上市是一场长线舆情管理。”九富投资顾问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赵天一建议,要在机制和心态上做好双重准备,提前梳理认清自身舆情难度、发现潜在舆情并积极应对。此外,企业还应积极发声,做好主动“定调”,拒绝被动“误读”。
此次研培也让参会企业收获颇丰。扬子江药业集团CFO汪磊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此次研培的针对性强,对拟赴港上市企业而言是一场难得的“及时雨”,特别是,授课专家从估值、投资者契合度等维度的分析,让公司明确了港股更适配企业“研发+国际化”的战略,“尤其是提到‘长坡厚雪赛道’的判断标准,为我们梳理业务优势提供了新视角。”南京金宁汇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区块链底层技术与AI核心算法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相关负责人张曼甦告诉记者,之前我们对赴港上市的合规要求和股权架构设计一知半解,结合专家案例讲解中的历史沿革审查、知识产权合规要点等,解决了我们实际工作中的很多困惑,为我们提前避开了“雷区”。
展望未来,与会嘉宾纷纷表示,港股市场稳中向好的确定性还将得到宏观面、政策面和企业面的多重支撑。宏观面上,中国经济基本面持续改善,科技创新活力不断释放,将为港股市场扩大“蓄水池”。政策面,鼓励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企业境外融资的便捷性持续提升。企业面,加速锻造国际市场竞争力,赴港上市需求将持续旺盛。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