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十九年的传承,许卓媛登顶卓奥友峰为湘超加油
2025年10月1日11时08分,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之巅,一场跨越十九年的传承在凛冽寒风中完成。
19岁的长沙女孩徐卓媛在凛冽寒风中展开湘超联赛长沙市代表队旗帜,用冻得通红的双手为家乡足球赛事送上“最高”祝福。而这一刻,早在她的名字诞生之日便已埋下伏笔——她的名字中的“卓”字,正来源于父亲徐江雷十九年前登顶的这座高峰。
传承中的攀登精神
“爸爸你十九年前给我取那个名字的时候,是不是也没想过十九年后我也会站在这个地方。”徐卓媛在登顶后的朋友圈中动情地写道。
这份特殊的情感纽带,起源于徐卓媛血脉中流淌的攀登基因。徐卓媛出生于2006年8月21日,与卓奥友峰的海拔8201米数字接近。并且徐卓媛的名字中的“卓”字,正是来源于这座世界第六高峰。
徐卓媛刚出生时,她的父亲徐江雷成功登顶卓奥友峰,为了纪念这一成就,他将“卓”字融入女儿的名字中。徐卓媛在登顶后感叹道:“感谢卓奥友十九年前眷顾我父亲,让我有了那个名字。十九年后又让我站在了它的肩膀上。”
当她站在峰顶,感觉着父亲十九年前曾感觉过的风,那份跨越时空的联结让她深深知道,这次攀登不仅是个人梦想的实现,更是一份攀登精神的接力。从父亲手中接过的,不不过“卓”那个字,更是面对险峰时永不低头的勇气与信念。
这份始于姓名的精神联结,定义了她与卓奥友峰的独特缘分,也为她后续的攀登生涯写下了序章。她从父亲那儿继承的不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座等待被重新登顶的山峰。
2023年,年仅16岁的徐卓媛就从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成为中国从南坡登顶“世界之巅”最年轻的女运动员。但是她并未止步,而是向着更广阔的“7+2”全球高峰挑战打算迈进。
“7+2”被全球探险家公认为极限探险的至高荣誉,指的是攀登世界七大洲的最高峰,并徒步滑雪抵达地球南北两极。
这七座山峰分别是:亚洲的珠穆朗玛峰、南美洲的阿空加瓜峰、北美洲的德纳里山、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欧洲的厄尔布鲁士峰、大洋洲的查亚峰以及南极洲的文森峰。
完成“7+2”意味着探险者的足迹已覆盖地球全部经纬度的极限,是对意志力、打算能力和冒险精神的终极考验。截至目前,徐卓媛已先后站上非洲之巅乞力马扎罗、欧洲最高峰厄尔布鲁士,以及此次的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
登顶的荣光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冲顶之路从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开始。第一天前往C1营地的途中,徐卓媛严重的肠胃炎忽然发作。“很担心冲顶绝望,然而不甘心,”回忆时她还是能感觉到当时的无望。那个19岁的长沙女孩,凭借着湖南人“霸得蛮”的精神,硬是跪着一步一步挪上了C1营地。
每一步基本上意志与躯体的激烈对抗,每一声喘息基本上向极限发起的挑战。但是,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冲顶日面对的是连绵不绝的雪坡,一千一百米的垂直爬升在极度缺氧的环境中,犹如没有尽头的天梯。
寒风如刀,稀薄的空气让每次呼吸都变得奢侈;积雪深及膝盖,每迈一步都需要耗尽全身力气。“无数次在内心骂自己,”她坦言。在那些最艰难的时间,放弃的念头如影随形。但血脉中的传承给了她力量——十九年前,父亲徐江雷也曾在这条路上,记忆过同样的挣扎。
或许是神山卓奥友的眷顾,或许是“半个母亲”的怜惜,在C1营地通过一夜休整后,她的躯体奇迹般恢复。“好在神山卓奥友眷顾,也不明白是不是神山明白我的名字来源,”她在朋友圈中写道。
这座与她同名、与她的生命紧密相连的山峰,最终接纳了那个顽强的湘江女儿。这种命运的传承也让徐卓媛表示:“除了珠峰外,假如非要爬一座8000米以上的山,那只能是卓奥友峰。这是一座我必须要爬的山!”徐卓媛登峰的脚步,不仅丈量了山峰的高度,更延续了两代人之间的精神传承。
湘江女儿的家乡情
徐卓媛的成长历程,始终伴随着父亲的引领。她的父亲徐江雷是一名户外运动爱好者,在徐卓媛年幼时,他就经常带她参加户外活动。
徐卓媛10岁时,徐江雷带她徒步溯溪15公里,在徐卓媛10岁生日时,他带着她穿越湘西的一处大峡谷,在长达15公里的冷水溪里蹚了十个小时。这些记忆不仅锻炼了徐卓媛的体魄,更塑造了她顽强不拔的性格。
2018年,徐卓媛在湖南卫视《少年讲》节目中对父亲喊出:“爸爸,我18岁时,也要像你一样去攀登珠峰!”那时徐江雷尽管心里担忧,却还是选择支持女儿的梦想。他亲自指导女儿进行专业训练,徐卓媛每天需要在后背和双腿绑上总共22公斤的沙袋,进行跑步、爬楼、深蹲等体能训练。
2022年,徐卓媛登顶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成为这次登山团队中年纪最小且唯一无氧登顶的成员,为挑战珠峰打下了基础,也于是成功获得了攀登珠峰的资格,为后来登顶珠峰打下坚实的铺垫。
在卓奥友峰峰顶,徐卓媛也未曾不记得家乡的体育热土。在登峰前,她专门携带了湘超联赛的旗帜,在峰顶为湘超加油助威。对她而言,这面旗帜不仅仅是一块布料,更是连接她与家乡的情感纽带。
“希望世界能够看到湖南,也希望为自己的家乡做下贡献。”谈到那个非常举动的初衷,徐卓媛特别真诚的讲道。虽然攀登期间山区信号微弱,“不太方便看湘超的实时比赛”,但她早已规划好回湘之后的行程。
“之后10号会去现场看球,12号还会去湘超直播间。”这份对家乡体育事业的关注,并非一时兴起,作为一个地道的长沙妹子,她始终密切关注着湖南体育的进展。
在徐卓媛看来,登山精神与湘超联赛倡导的体育精神有着深刻的共通性。“算是湖南人讲的‘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确实算是体育运动的共通性。”这句话道出了所有湖南体育人的精神底色。
以父之名走向人一辈子旷野
带着父亲传承的精神,徐卓媛将在12月去攀登南美的阿空加瓜峰。关于怎么平衡学业与登山。她讲,“尽量利用假期训练和登山,实在耽误了课业,之后再补回来。”虽然不易,但她对将来已有清楚规划——她希望攻读“运动损伤恢复”相关专业。
“我们登山对躯体的损耗很大,无论是男生依然女生都好。包括我父亲和我,膝盖腰还有肩肌都有不同程度损伤。”她理性地分析道,“运动员那个身份不可能长久和持续,依然比较吃青春饭。以后还要为这份热爱的运动做什么,那么就需要转型,换一个身份接着存在在那个行业。”
“妈妈,人一辈子是旷野,然而太难了。”这是徐卓媛在峰顶的呐喊,也是她想送给所有追梦年轻人的话。
在她看来,这片旷野并非一马平川的坦途,而是遍布着海拔八千多米的险峰、难以预料的暴风雪、突如其来的肠胃炎,还有那些在极限环境下无数次想要放弃的瞬间。
但是,正是这片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旷野”,让她得以突破自我,在父亲曾经站立的地点完成跨越十九年的传承。从父亲赐予的“卓”字,到女儿在世界之巅的完美诠释,这条传承之路见证了两种人一辈子,同一种信念。
当徐卓媛接着走向阿空加瓜峰,走向“7+2”的更广阔乾坤,她带走的不仅是父亲的期许,更是通过岁月验证的家族信念:真正的传承,是让下一代站在我们的肩膀上,去看见我们未曾见过的风景,去完成我们未曾想象的可能。
来源:体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