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国际李迅雷:中国资本市场展现出较强韧性

时间:2025-10-30 16:27:41 推荐 388

10月29日,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2025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中国制造业的坚实基础与资本市场韧性已构筑起应对变局的“缓冲垫”。企业需通过加强并购重组、聚焦科技自立自强来提升竞争力。同时,“十五五”期间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以及养老、银发经济等民生领域或将成为拉动内需、培育新增长点的关键引擎。

中国企业需通过做强自身应对变局

李迅雷认为,国际博弈将是一个长期过程,但中国资本市场已展现出较强韧性。上证综指站上4000点关口,体现出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坚实基础所带来的市场信心。“在此背景下,我们应对中国经济保持乐观态度。我国制造业的产能规模进一步巩固了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话语权,这也成为我们应对各类外部挑战的关键支撑。”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主要经济体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债务驱动,整体成本效益比并不理想。”李迅雷表示,中国企业亟需通过增强自身实力,来应对潜在变局。

李迅雷建议,上市公司应进一步加大并购重组的力度。单纯依赖内生性增长,企业往往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在当前行业分化加剧、产业集中度仍偏低的背景下,并购无疑是企业实现规模化扩张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针对未来产业投资方向,李迅雷认为,“十五五”期间的首要亮点将体现在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从而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可具体划分为四类: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等)、未来产业(如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数字经济(涵盖算力、工业互联网等)以及传统产业的智能化转型。他表示,人工智能有望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其影响深远程度将远超以往的“互联网+”模式。

民生领域也是重点发展方向。李迅雷认为,未来五年政府在民生领域的投入将显著加大,银发经济、创新药、养老产业等领域潜力巨大。同时,服务业(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作为吸纳就业的重要领域,发展速度有望加快。此外,以“反内卷”为导向的供给侧调整也将带来诸多产业投资机会,可重点关注“畅通循环”与“因业施策”等相关政策的落地效应。

在货币政策方面,李迅雷表示,我国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结构导向与工具创新,“十五五”期间仍存在降准和降息的空间。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