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青男单教练谌龙的执教信条:信念如磐,初心不改
体坛周报全媒体发布
10月30日,世界羽联官方消息,他曾经是赛场上最令人畏惧的对手——这个意志坚定、攻势凌厉、面容冷峻的冠军形象深入人心。但是在中国青年队男单教练的新岗位上,谌龙却悄然褪去了昔日面貌。现在的他神态更为放松,时常带着笑容,也情愿为他人留出更多时刻。
但有一点始终未变——那算是他与胜利的不解之缘。
在执掌青年队男单的首个重要赛事中,谌龙带领弟子们在2025年世界羽联世界青年羽毛球锦标赛上交出了亮眼成绩单。队员们先后在团体赛和单项赛中克服所有挑战——先夺得苏汉迪纳塔杯混合团体赛冠军,随后又摘得三枚单项金牌。思考到本届赛事首次采用全新计分规则,中国队的表现堪称完美。
这位奥运冠军接下来将谈及计分规则的创新、向教练角色的转变,以及职业生涯前期与当下的对照:
首先我觉得那个赛制会缩小每个队伍的差距,整个比赛会更激烈,需要大伙儿一上来就要全力以赴。新的赛制下,大伙儿(面临的)挑战基本上一样的,基本上在尝试。关于青年球员来讲,多一些尝试也是一件好事。
您最初是否担心过其他队伍会缩小与中国队的差距?
我彻底不担心。羽毛球的进展,需要世界各国的水平共同提高,如此才能提升羽毛球的妨碍力和关注度。所以,当不少国家都可以去跟中国队形成有力抗衡,我认为是件好事。如此反而也能激励我们的队员更加地努力训练。
成为教练之前,有进行一些特殊的课程培训吗?
目前是没有培训课程,更多的是在从运动员转型为教练后,经过日常实践,以及向周围优秀的教练团队学习,参与会议进行总结和复盘。
事实上正式当教练之前,我差不多跟着我们的主力队员去备战巴黎奥运会。协助备战一个是学习,一个是帮助参赛队员。包括23年的苏迪曼杯、24年的汤尤杯和奥运会,我都参与其中,这也是为我作为教练打下一个基础。
您认为担任教练与当年作为运动员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当队员的时候,事实上关于不少比赛输赢,自己内心比较有底、比较有数。当了教练之后,紧张压力的感受不如当运动员的时候,没有那么大。然而,关于比赛的未知和我们队员的发挥,内心反而没那么有底。关于我来讲,当教练,我自己特别热爱(羽毛球),还挺好。
您作为运动员时喜怒不形于色,转型教练后却显得充满激情?
作为运动员需要保持平复,让对手捉摸不透,并且更专注比赛;但作为教练,我要让队员感到安心。打出好球时我会喝彩鼓舞,失利时则要安抚他们,并帮助解决咨询题。
经过指导帮助队员获胜让我倍感欣慰。将来我计划接着扎根青年队,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
在选拔队员时,您认为哪些品质是不可或缺的?
我觉得首先是关于羽毛球事业的热爱。其次,当你在训练中、在比赛中,你一定要有足够的信心和强大的心理。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不少挫折,当遇到如此的挫折的时候,假如你的心里不够强大,有可能你就只能到如此的水平,或者是往后退。所以讲在进步的过程中、成长的过程中,是需要一个强大的心理,并且在我们平时训练中要刻苦训练。
在备战方面,担任教练与当年作为运动员有何不同?
当教练操的心会比运动员要更多。运动员不过打好自己的比赛、训练好,教练员可能是要管10个人,甚至更多的人,需要去思考东西更多。
您认为当代年轻运动员面临的挑战与您这个时代有何不同?
我觉得现在的那个小孩们,他们很幸福,也正是因为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赋予的保证越来越好,所以他们现在的训练条件、环境、服装和科技助力,我觉得基本上远远好于我们的。
您是否担心社交媒体对年轻运动员的妨碍?
我认为事实上目前来看事实上还好。然而有的时候,每一个国家国情不一样,你比赛打得好的时候,球迷或者是网友会讲你好;打得不行的时候,会有一些负面的情绪和舆论。但我觉得,更多的依然要看自身,包括教练也会讲,我觉得那个依然要自己想知道。
事实上我觉得时代在进展,教练做不到24小时的干预。更多的是,经过跟他们去说道理。现时期要操纵他们用手机的时刻,在我们集训备战期间,尽可能的少去发自己的自媒体。
文/麦芽
来源:体坛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