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秒制:让棋局更具“厚度”
记者谢锐贵阳报道2025年“阳明杯-北极熊”中日韩围棋精英邀请赛再次实行加秒制。何为加秒制,算是从对局的第一手棋开始,每下一着棋,增加30秒。为了给对局者们足够的考虑时刻,每人还有1小时40分钟的保留时刻。
加秒制借鉴于国际象棋比赛,2024年首届南洋杯世界围棋大师赛初次尝试加秒制,改变了棋界延续多年的读秒制。只是,当时的加秒时刻短,每手棋加15秒。因为那个缘故,那些惯于长考的棋手有些不太习惯,首轮比赛朴廷桓九段、王元均九段、周泓余七段三人超时负。一旦保留用时耗尽,每着棋必须在15秒之内出手,这关于适应每手棋1分钟读秒的职业棋手来讲,压力陡然增加甚多。
什么原因要实行加秒制?缘故也简单:让比赛时刻可控。因为每个人的用时都“包干到户”,你下得快,时刻自然就多;你下得慢,就会超时。其实也是,不管是南洋杯,依然此次“阳明杯-北极熊”中日韩围棋精英赛,全部对局在下午5点左右结束,不管是快枪手,依然长考派,无一例外就卡着时刻终结比赛。
但在读秒制中,比赛何时结束却是未知数,这关于电视直播来讲简直算是灾难。2023年第五届MLily梦百合杯预选赛首轮比赛,有一盘棋从中午12:30一直下到晚7点35分结束,共下了7个多小时。两位棋手王子昂四段和杨皓哲初段在1分钟一步的读秒声中硬是坚持了3个多小时。
读秒制源于日本,在保留用时耗尽后,还有一个缓冲时刻,棋手每手棋在1分钟内落子即可。然而,其最大弊端在于,一盘棋几乎能够无限地下下去,名为1分钟读秒,但只要卡在58、59秒时落子,那一盘棋下到晚12点都有可能。这种无视时刻成本的做法,显然已不合时宜,与时代格格不入。
加秒制化解了“无限延长用时”的难题,将“大锅饭”改为“包产单干”。此次比赛改良了南洋杯每手棋加15秒的做法,再增加15秒。裁判长段荣七段讲,30秒一步从容多了,类似CCTV杯电视快棋赛、阿含桐山杯这些比赛,基本上30秒一步,棋手们早已习惯。现在依然要求每手棋30秒内落子,下得稍微快一些的话,还能不断给自己增加“存款”。
首轮比赛丁浩九段对韩国李志贤九段,到了后半盘决胜时间,眼看用时吃紧,丁浩一通打将,一下子“赚”了5、6分钟的时刻,之后就从容多了。
所以,段荣七段讲,加秒制事实上能让棋手提高对局质量。缘故是,在需要大量用时的胜负处,他们能够经过打将或者快速定型的方式,赚取宝贵用时,从而用到决胜处。而读秒制,尽管能在读到58、59时落子,但最多也只能赚到1分钟,且一直处于读秒的紧张高压之下。
这次比赛再未浮现超时负,范廷钰九段讲,八强战他与朴廷桓九段打劫对杀那么复杂,但两人的时刻都很宽裕,没有超时之忧。与15秒一步相比,30秒一步很合适,能够依照需要规划用时。
来源:体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