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进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马建堂:打通创投市场“募投管退”环节 助力新质生产力进展
11月8日,2025厦门产业发展大会暨金圆集团杯·上市公司(港股)金牛奖颁奖典礼在厦门举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马建堂表示,加快发展功能完善的资本市场,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撑。要打通创投市场中“募投管退”四个环节,借助多元化金融工具精准匹配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融资需求,助力科创企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发展壮大。
重视培育创投市场
“企业,尤其是科创企业的生命周期涵盖种子期、初创期、壮大期、成熟期等。这一成长过程本质上是与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以及产业创新等不断碰撞和融合发展,而金融工具在其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满足企业在不同阶段的融资与风险管理需求。”马建堂说。
当传统融资方式无法满足早期科创企业的需求时,创业投资与风险投资便成为关键的支撑。与银行信贷不同,风险投资的本质正是通过主动承担风险来获取超额回报。发展多层次、包容性的资本市场,必须将培育创投市场作为重要使命。
打通“募投管退”全链条
如何更好地推动创投市场的发展,马建堂提出四点建议:
一要打通“募投管退”四个环节,尤其畅通退出渠道,稳住创投市场。近几年,受多因素影响,我国创投市场面临较为严峻的环境,从募的环节来看,募集资金规模在减少。同时,受退出渠道不畅等因素影响,风险投资项目的数量也在减少。
创投基金的生命在于转动,其投资的逻辑并非长期持有,而在于“投资-培育-退出”的价值循环,如果退出通道不通畅,会极大制约创投基金的运作。
二要改革政府性或国有创投基金管理理念和模式。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的本质是通过分散投资来捕捉高成长项目,具有风险性。然而,当前政府及国有创投基金普遍存在风险容忍度低、考核周期过短、强调短期资产保值等问题。因此要转变其管理模式,适当延长业绩考核周期,树立宽容失败理念,坚持风险投资属性,敢于“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三要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加快融合提供适宜的金融工具。
四要大力培育并购市场,发展支持并购的金融工具,助力优势企业整合兼并出险企业。除上市外,并购是创投基金退出的另一重要渠道。特别是对具备成长潜力的科创企业开展并购,是打通“募投管退”的重要一环。
马建堂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发展壮大创投市场。一个地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其创投市场的活跃度与风险投资的规模等。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