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防控措施下 广州疫情怎么应对?

时间:2022-11-12 13:30:01 推荐 575

广州的本土感染者突破一万,正面临三年来最复杂、最严峻疫情。广州,正在做怎么样的应对?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公布。在新的防控措施下,广州的疫情防控,还会有怎么样的变化?《新闻1+1》白岩松邀请广州市疾病预防操纵中心党委书记、新闻发言人张周斌,共同关注:优化防控措施下,广州疫情怎么应对?

广州即日起落实密切接触者“7+3”调整为“5+3”

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的二十条措施,而同日下午五点的广州疫情防控发布会,相关负责人就公布了广州对疫情防控的最新调整。

广州市疾病预防操纵中心党委书记新闻发言人张周斌:目前,优化防控措施20条颁布之后,广州市立刻响应贯彻执行。从现在开始,广州差不多开始在调整如此的一个管控措施,从“7+3”改为“5+3”。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之前的“7+3”,7天集中隔离加3天居家健康监测,改为“5+3”之后是5天的集中隔离加3天的居家隔离,隔离时刻缩短了,然而在社区层面的治理要求是不一样的,目前,我们的社区也在积极响应中,来习惯新规则的要求。

广州疫情防控过程中还会有哪些调整?

在接下来广州疫情防控过程中,还会有哪些调整?

广州市疾病预防操纵中心党委书记新闻发言人张周斌: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涉及疫情防控的方方面面,是一个比较全面、新的一个措施。那么广州要贯彻落实,除了隔离期限的调整,密接、次密的甄别调整,其他方面也要逐步落实。关于目前我们的疫情处置,接下来关于我们来讲挑战也是比较大的,针对风险区域的调整,因为按照优化防控政策二十条的要求,不再甄别划定中风险区,由原来的“高、中、低”改为“高、低”,实际上关于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我们更加科学、更加精准地划定高风险的区域。

奥密克戎BA.5.2,从感染到传播最快只需1天,广州怎么实现早发现?

发布会消息,目前广州流行的毒株是BA.5.2,它的传播速度快,在1天之内,就能够完成感染到传播的过程。在早发现早处置上,有怎么样的提醒?

广州市疾病预防操纵中心党委书记新闻发言人张周斌:这次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的确是具有埋伏期更短、传染性更强、隐匿传播能力更强的特点。针对目前的事情,最好的做法算是可以早发现,我们的监测预警多点触发联动的机制要更加强化。经过早发现,才可以实现早处置、早隔离、早治疗,一切依然要突出一个“快”字。惟独经过“快”,快速发现、快速处置,才可以用最短的时刻操纵住疫情。

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高风险区,广州怎么落实?

按照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高、中、低风险区变成了高和低风险区,广州接下来如何落实,难度会是什么?

广州市疾病预防操纵中心党委书记新闻发言人张周斌:那个对我们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需要我们的流调人员有更深厚的功力,来开展现场区域的划定。关于广州来讲,它的组成是多元多样的。假如是在成熟的一些小区,新建的一些小区来讲,如此划分是比较容易的。假如是发生在楼宇特别密集,人口特别密集,城中村里边,的确给我们造成了一个很大的难度。进到城中村的不少人是能够体味到的,一些楼和楼之间的间距是特别近的,可能楼和楼之间也算是一个握手的距离,也算是“握手楼”。关于我们的流调来讲,现场划分就要考验我们的功力,需要我们更加认真,更加仔细,更加科学地完成现场的调查和勘察,更加科学地划定风险区域。

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