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区分“复阳”和“再感染”

时间:2022-12-20 13:23:06 推荐 335

最近不少人发现自己转阴后又阳了,有一些小伙伴不明白自己到底是复阳依然再感染。事实上复阳和二次感染是有区别的,下面大伙儿就和腾阅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怎么区分“复阳”和“再感染”,复阳和二次感染有什么区别。

怎么区分“复阳”和“再感染”

抗原转阴后又阳了,是没好完全吗?“复阳”和“再感染”后有传染性吗?什么事情更容易发生“二次感染”?近期,有关新冠“复阳”“再感染”等话题引发很多网友的讨论。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对此进行了解读。

“复阳”跟“二次感染”有什么区别?

“复阳”指感染者症状基本消失,核酸检测、抗原检测也阴性了之后,再次检测发现又阳性了。普通认为这时检出的是一些病毒的片段,并不是完整的病毒,没有患病症状和传染性。对正常日子没有妨碍。

“二次感染”是指这一次的新冠感染差不多完全康复了,但又发生了第二次新冠病毒的感染。“二次感染”通常是有症状的,同时核酸的CT值也比较低,病毒载量较高,有传染性。

普通的“复阳”基本上发生在康复之后一个月内。假如差不多超过一个月,核酸又呈阳性,“再感染”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复阳”和“二次感染”发生在“阳康”人群中的概率大吗?

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里,发生“复阳”或者“二次感染”的概率基本上很低的。普通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感染康复之后,能够获得3到6个月以上的保护力。那么在这段时刻内发生“二次感染”的概率也特别低,大伙儿也不用担心。

哪些人群发生“复阳”和“二次感染”可能性大一些?

发生“二次感染”的概率比较高的群体,一类是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比如讲老年人的免疫功能有退化,患者感染康复之后,保护力维持的时刻比较短。还有三岁以下的婴幼儿,免疫功能还没有健全,康复之后获得的保护力时刻可能也比较短。

第二类是免疫缺陷人群。比如艾滋病患者或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他们的保护力持续时刻也比较短,随着时刻延长,他们“二次感染”的风险也就比较大。

第三类算是高风险岗位的人群。比如讲医护人员、公共交通运维人员等。他们平时和人接触比较多,被传染的风险也是比较高的,需要更加注意。

“复阳”目前没有发现有特殊的规律。它仅仅是一个检出了病毒片段的指标,和我们的体质差异关系不大,所以这方面没有规律可循。

一个人有可能因为毒株不同而发生多次感染吗?

真的有人可能感染过一次原始毒株,又感染过一次德尔塔毒株,又感染了一次奥密克戎毒株。依照国外报道,感染过两次的真的有不少;感染过三次的就比较少,然而也有。感染四五次就特别罕见,是一些个案的报道了。因为我们每一次感染都能获得一定的保护,那么“再感染”的风险都会变小,“再感染”之后的症状也会减轻。所以总体来讲,大伙儿对今后的“再感染”不用过于担心。

复阳和二次感染有什么区别

复阳和二次感染是有区别的。复阳是治疗不完全导致,而二次感染是治愈以后又发生了感染。假如感染的病毒株基因序列跟第一次测序的结果是一样的,那复阳的可能性大;假如两次感染的病毒测序不同,就能够认为属于二次感染。

二次感染和复阳基本上具有传染性的,要在日子上加强防护。要注意远离确诊的患者,患者一旦确诊也应该要及时的去医院隔离治疗。预防病毒感染应该要注意尽量的少出门,出门的时候要佩戴口罩。尽量的不要去人多的地点。

新冠居家治疗20咨询

【感染篇】

1.浮现发热、咽痛、咳嗽等不适症状该如何办?

市民浮现相应症状,先用抗原自测或核酸检测,明确是否感染。一旦感染不要带病上班,减少外出,相对独立房间居住,最好使用独立卫生间,如共用卫生间,使用后马上消毒。做好健康监测,每天早晚各1次体温测量。

要减少与其他人面对面接触,与家庭其他人分餐。使用过的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以及其他日子垃圾,放进专用带盖垃圾桶。必要时对症用药,服药时按药品讲明书服用,不盲目使用抗生素。

2.自行服用药物需要注意什么?

感染者针对不同症状选择合适药品,注意不要重复使用。服用复方制剂或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请务必详细阅读讲明书,可能具有相同的药物成分,需防止同类药物重复、过量服用。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日剂量不要超过2克,24小时内服药不得超过4次;布洛芬要依照不同剂型,按药品讲明书服用,用于退热普通不超过3天。如合并有腹泻的症状,请不要服用连花清瘟颗粒/胶囊。

3.感染病毒后哪些人群容易浮现重症?

新冠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要紧包括高龄老人(80岁以上);肥胖症人群(BMI大于35);合并糖尿病、严重高血压、慢性呼吸道疾病、肾功能不全正在同意透析的人群;肿瘤晚期患者,尤其是需要规律放化疗的患者;自身免疫力系统有缺陷的人群。上述人群应及时监测躯体事情,一旦症状加重前往医疗机构求诊。

4.什么事情下需要拨打“120”去医院?

感染者浮现呼吸困难或气促,无法缓解(血氧饱和度低于95);持续不能饮食,或腹泻超过2天;经药物治疗体温持续高于38.5°C或心率超100次/分,超过3天应拨打120求救。

此外,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且不能操纵;儿童浮现嗜睡、持续拒食、喂养困难;持续腹泻、呕吐等事情;孕妇浮现头痛、头晕、心慌、憋气等症状,或浮现腹痛、阴道出血或流液、胎动异常等事情。120调度员会迅速获取相关病情,优先派出急救车辆保障急危重症患者。

5.儿童感染是否一发热就去医院?

儿童发热先不盲目去医院,也不要恐慌。仅有发热,其他症状不严重,可选择先居家观察。家长可做一些恰当护理,改善小孩的舒适度,如温湿毛巾外敷儿童头顶、温水浴、减少穿着的衣物、退热贴外敷、家居通风换气。如口服退热药后大量出汗,应及时更换衣服,使小孩舒适。假如发现小孩持续高热、嗜睡、精神反应差,或浮现热性惊厥,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6.孕妇感染需要注意什么?

对乙酰氨基酚是妊娠期退热的首选药物,且对乙酰氨基酚首选单方制剂,不推举复方制剂(除对乙酰氨基酚外含有多种药物成分,妊娠期使用风险增加)。妊娠早期使用布洛芬可能导致胎儿动脉导管过早关闭,于是不推举。中成药普遍缺乏妊娠哺乳期的安全性数据,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性质也未知,不建议孕妇服用。

孕妇并且要注意监测胎动事情、有无腹痛、阴道流血流液等。假如浮现呼吸急促、24小时以上无法进食、胸痛或者胸口不舒服甚至眩晕等严重症状时,及时到附近的医院就诊。

7.糖尿病患者感染需要注意什么?

无症状感染、轻型病例且血糖操纵平稳的糖尿病患者可选择居家隔离,保证充足睡眠,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加强自我血糖监测。感染时血糖可能会浮现波动,可增加血糖监测的频次,涵盖空腹、三餐后2小时及睡前等时刻点的指末血糖。

年龄<65岁且无明显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者,建议空腹血糖维持在6.1-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10.0mmol/L为宜。年龄≥65岁或已合并严重糖尿病并发症者,空腹血糖维持在7.8-10.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以7.8-12.0mmol/L为宜,并且需避免低血糖。如浮现血糖持续升高、或血糖波动大的事情,建议及时至医疗机构就诊调整降糖方案。

【居家篇】

8.居家隔离治疗线上问有哪些途径?

有电话医疗问需求的市民可选择以下途径——

12320卫生热线;

上海市发热问平台(33672885,33682885);

各区卫生健康问服务热线。可关注“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搜索12月13日发布的文章《收藏!我市各区均已公布卫生健康服务问热线》获取具体电话号码。

如有互联网问需求,可关注沪上各大医院的官方微信公众号,经过互联网医院问,很多医院差不多开设相关线上专病门诊。

9.感染者同住人须注意哪些日子细节?

同住人避免与有症状人员同居一室或共用卫生间,如需共用卫生间,做好卫生间、浴室等共享区域的通风和消毒。尽量避免与有症状人员面对面接触,接触时做好防护,建议使用N95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10.感染者同住人怎么消毒并自我观察?

避免与有症状人员共用日子用品,对有症状人员日常使用和可能接触到的物品单独放置,及时清洁消毒,对可能被感染者唾液、痰液等污染的物品随时消毒;加强健康监测,可定期进行抗原检测,如浮现阳性且无症状或症状较轻,适当延长居家时刻。

11.感染者居家环境怎么消毒?

家庭清洁消毒应遵循“清洁为主、消毒为辅”的原则。首先,室内空气可采取科学开窗通风,每日上下午各1次,每次半小时即可。第二,家中物品优先使用加热煮沸、阳光暴晒等物理办法消毒,或是按需选择适合的化学消毒剂对地面、物品等进行擦(拖)拭或浸泡消毒。切记消毒液应严格按照使用讲明书配制适合的浓度,以免造成健康危害。对入家外卖、快递包裹,可采取无接触式收货,消毒前做好个人防护,结束后及时清洁双手。

12.居家需要准备哪些物品清单?

物品清单具体包括:体温计;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和消毒产品;抗原检测试剂盒;带盖的垃圾桶;基础性疾病患者常用药;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对症治疗药品。

13.有必要囤新冠口服抗病毒药物吗?

没有必要。普通人群(即非高危人群),服用感冒药、退烧药,加上休息、多饮水,就可应对新冠病毒感染。新冠口服抗病毒药物(如PAXLOVID)用于治疗成人伴有发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轻至中度新冠患者,例如伴有高龄、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病等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患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严格按讲明书用药。

新冠口服药早期使用才能有效预防重症,且是针对高危人群,不主张非高危人群使用,滥用有可能诱导产生耐药性。临床上大多无症状、轻型患者病程是自限性,没有必要服用药物。

【康复篇】

14.感染新冠病毒后怎么样算康复了?

康复看两个指标。轻型一般型观察自己症状是否消失了;重症危重症则要观察CT影像,假如肺炎明显吸收,就算进入了康复时期。目前第九版诊疗方案以间隔24小时两次核酸阴性,或是CT值大于等于35,认为没有传染性。假如不方便做核酸,建议连续三天做三次抗原检测,症状没有、连续三天抗原阴性,也能够认为没有传染性,躯体康复。

15.感染者康复以后需要注意点啥?

康复后可恢复正常日子工作和外出。只是还要强调注意佩戴口罩,保持一定的社会间距并洗手。这是预防各种传染病特别重要的公共卫生适应。康复初期的一到两周可能躯体会比较疲乏,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工作上也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并且注意防护。

16.感染者康复后如核酸码依然红码,怎么转码?

感染者抗原呈阴性后,可联系居委或前往核酸检测点,连续两次核酸阴性后将转为绿码。

17.怎么区分是“复阳”依然“再感染”?

“复阳”普通是在短期内发生的(2周至3周内)。“复阳”也算是核酸没有完全转阴,还在临界值处徘徊波动;“再感染”是指人体在前一次感染彻底康复后,当体内的特异免疫水平降低到一定水平时,再次被同一种病毒感染入侵的现象。通常会间隔一段时刻,比如半年以上。

18.复阳或再感染,是否具有传染性?

从现有研究来看,“复阳”的人通常没有传染性。假如是再感染,算是彻底不同的又一次感染了,是具有传染性的。

【防疫篇】

19.疫情流行期间市民怎么预防病毒感染?

市民应养成良好健康适应,勤洗手、外出戴好口罩,家庭常通风、勤清扫,对经常接触物体表面消毒清洁。均衡营养,作息规律,充足睡眠,合理运动,保持良好心态,强健体魄,增强个人免疫力。

慢性基础疾病患者按医嘱坚持用药,不擅自停药。气温骤降等恶劣天气时,尽量减少外出。

20.疫情当前,还需要接种新冠疫苗吗?

依照国内外研究结果来看,疫苗在预防感染、减少发病方面,尤其是预防重症和死亡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但疫苗接种之后,免疫力和保护效果会随着时刻推移下降、削弱。冬季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发,建议老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儿童等在大夫指导下,及时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及流感疫苗。

数据显示:完成新冠疫苗的基础免疫,感染后进展成重症的风险至少降低80%,假如接种加强针,风险将降低90%以上。于是,目前国内外都在推举进行新冠病毒疫苗的加强免疫,符合条件的老人应尽快完成加强针的接种。

来源:腾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