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什么原因要吃腊八粥

时间:2022-12-24 13:31:27 推荐 609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这一点在我们的传统佳节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我们的每一个节日几乎都对应着一些饮食习俗,这些饮食习俗都有有来历、有典故的,大伙儿都明白腊八节要吃腊八粥,但腊八节什么原因要吃腊八粥呢?腊八节喝粥的典故是什么呢?下面就跟腾阅网小编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腊八节什么原因要吃腊八粥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基本上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讲,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于是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腊八粥,吃不完,吃了腊八粥便丰收”。农历腊月初八,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腊八节”。关中一带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上一锅“腊八粥”,美餐一顿。不光大人、娃娃吃,还要给牲口、鸡狗喂一些,在门上、墙上、树上抹一些,图个吉利。

“腊八节”吃“腊八粥”的风俗,由来已久,自从人类进入农业社会后就开始兴起。古时的“腊”是祭祀的意思,远在商周时代,我国就有连乾坤、神灵、祖先一起祭祀的适应,把这种综合祭祀,叫做“合祭”。

这种祭祀,表达了古代人一种朴素的、善良的心理活动,意思是讲:一年到头了,能得到丰农足食,该感谢神灵啊!因此就选择腊月初八这一天,煮上—锅“腊八粥”,借以祭奠神灵,庆祝丰收,预祝来年的更大丰收。这就形成了腊八节吃腊八粥的风俗。

腊八节在传承过程中,又有一个传讲,讲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在腊月初八这一天,吃了放羊姑娘用苹果糯米团子煮的粥,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后世信佛的人,每到腊月初八这天,就念经吃粥,如此就给腊八节增添了宗教色彩。无论如何讲,人们吃腊八粥,基本上以庆祝丰收为内容的。

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依然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并且,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腊八粥里都有什么呢?

•薏米•莲子•芸豆•红小豆

•紫米•江米•燕麦•高粱米

•红枣•熟黑芝麻•生花生米

•大米•玉米渣

最早的腊八粥是用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

腊八粥的配料,主料是米、豆。另外再加各种辅料,如枣、栗子、花生等。民间常见的是以八种配料煮粥,与腊八的“八”相应,寓意吉利。但是,许多地点的腊八粥配料并不局限于八种。

腊八粥营养丰富,具有健脾、补气、安神、养血等效用。

来源:腾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