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重症概率高不高?数据披露
近日,大伙儿对新冠疫情的相关数据都特别关注,在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之后,新冠感染数量和重症数量都增加了,下面大伙儿就和腾阅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新冠重症概率高不高?数据披露,新冠重症症状表现。
新冠重症概率高不高?数据披露
“现时期,感染者以轻症为主,部分为一般型,少数高龄老人和患严重基础病的进展为重症和危重症。”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分析,当前,我国流行毒株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因毒株传染性极强叠加人口基数巨大,感染人数比较多。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较原始毒株和德尔塔毒株明显下降,感染者中轻型和无症状占绝大多数。轻症病例肺部影像正常,无肺炎表现,症状以发热、乏力、全身酸痛以及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部分患者伴有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大部分人3至5天体温能恢复正常,其他症状逐渐改善。
“北京定点医院目前收治的感染者中,重症、危重症占比为3%至4%。”负责北京两家定点医院的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介绍,来就诊的患者大部分基本上一般型。
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院长康焰介绍,近3周以来,天府医院ICU累计收治了46名重症患者,占有症状感染者1%左右。从就诊的事情看,最近发热门诊每天有约450名就诊患者,其中需要入院治疗的似乎占有症状感染者10%。
“虽然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下降,但因为感染者基数庞大,重症绝对人数也不容忽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讲,像上海如此的都市,高龄老人和有基础病的脆弱人群绝对数不小,即便感染成为重症的比例很低,也会给医院重症资源造成很大压力。
所谓“白肺”是重症肺炎的表现之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马晓春讲,新冠病毒感染造成的重症肺炎要紧表现为急性呼吸衰竭。从CT影像上看,当肺部损失比例很高,才会表现为白肺,并不是只要浮现肺炎算是白肺。浮现白肺的患者往往是危重症患者,这部分人在所有新冠患者中占比很低。
导致重症肺炎并浮现白肺的因素不不过感染新冠病毒。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何英利介绍,过去,医院也会收治一些白肺患者。冬季感染流感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原体都可能导致重症肺炎。高龄老人、基础疾病患者、重度吸烟者感染新冠病毒后,更容易进展为重症甚至危重症。
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于凯江讲,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慢性肝脏、肾脏疾病等基础疾病者,免疫功能缺陷患者和重度吸烟者,是重症肺炎的高危人群。
重症患者能否得到有效治疗?
3年来,在救治新冠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过程中,我国积累了大量经验和救治资源,也锻炼了一大批战斗力强的重症医护队伍。
童朝晖讲,目前,我国救治方案差不多更新到第九版,对重症、危重症患者,从预防到治疗都有比较完整的方案,包括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案,通过3年临床检验,差不多很成熟,对收治的重症患者可以快速、有效救治。3年当中,各家医院的重症、呼吸、感染等科室大夫都在临床实际救治中积累了比较好的经验。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钟鸣介绍,关于新冠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救治,首先采取早期抗病毒的治疗,比如使用一些小分子的抗病毒药物,并且依照病情的需要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关于呼吸衰竭的患者,使用呼吸支持的一些设备,比如呼吸机、高流量氧疗和ECMO等设备,对患者进行呼吸支持。加强对症治疗,比如对休克的患者进行补液,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并且进行营养支持治疗等。
中医药积极参与重症、危重症救治。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内科主任吴伟讲,中医药在疫情发生以来显示出确凿的临床疗效和特色优势。我国总结出来的“三方三药”以及各地中医、中西医结合的经验表明,轻型、一般型单纯以中医药治疗就有效,并能够阻止向重型转变。重型、危重型中西医协同治疗也取得较好的效果。
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怎么?是否有后遗症?
李兰娟介绍,从目前临床病例治疗来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极少数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恢复后可能存在肺纤维化。做到“尽早发现、尽早治疗”,绝大部分患者都可不能留下后遗症。
马晓春介绍,患者在ICU能得到规范的治疗,绝大部分患者预后都还不错,除了一些非常高龄的、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从3年的临床观察看,不管是从肺功能上看,依然影像学上看,患者预后事情良好,肺部有残留明显损害的事情极少。
“目前来看,全国总体床位资源和设备资源可以满足重症患者救治需求。”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讲,全国重症医学床位总数是18.1万张,平均10万人有12.8张,其中,三级医疗机构的重症医学床位数是13.34万张,可转换ICU的床位是10.48万张,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重症床位的使用率平均在50%左右波动。
个人怎么保健康防重症?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时期,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广大老年人、慢病患者怎么做好自我防护,一旦感染新冠病毒怎么避免发生重症?
应对重症,关键在预防。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黎毅敏讲,高龄老人、基础疾病患者等脆弱人群是重症的高发人群。这类人群要加强预防,把基础疾病治疗好、操纵好,做到规律用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心态。
张文宏表示,营养是救治感染者的基础,怎么样强调都只是分。呼吁养老院、居家老人,一定要千方百计保证老年人优质蛋白摄入,做到营养多样化,保持蔬菜、碳水均衡,增强老年人自身的反抗力。
脆弱人群要做好个人防护。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张丽娜讲,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尤其是密闭式场所。外出时佩戴口罩,最好是N95口罩,加强手卫生。与人接触时,保持“一米线”安全社交距离。假如同居的人感染后,也要做好隔离措施,戴好口罩,单间居住,不共餐,有条件的不共用卫生间。
钟鸣介绍,全程接种疫苗之后,高龄老人的重症率和死亡率有显著下降。在临床救治中发现,全程接种疫苗的人群,康复的概率比彻底没有接种疫苗和没有全程接种疫苗的人群概率要高。
居家老年人一旦感染新冠病毒,浮现什么体征需要就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程真顺讲,老年人感染后,假如发热时刻太长,浮现呼吸困难,胸闷,监测血氧饱和度下降,且低于93时,就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早预警、早发现、早治疗能有效操纵病情进展,减少重症的发生。
家人或陪护人员做好老人的健康监测特别重要。童朝晖表示,老年人肺炎起病比较隐匿,没有明显症状,也算是讲不能按通常的肺炎、发烧、咳嗽、咳痰等年轻人的症状来观察老人。假如老人感染后浮现食欲减退、爱睡觉、打不起精神,病情可能加重。如今,家人或陪护人员要仔细查看老人呼吸频率是否加快,是否喘气,有没有浮现胸闷等症状。假如答案是确信的,要及时送去医院就诊,防止病情加重。
“严寒季节加上新冠病毒感染,慢阻肺、支气管扩张等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发病多,病情可能加重,浮现肺炎。”童朝晖讲,这类患者假如浮现病情急性加重,需要吸氧,建议在家里设置氧疗设备。要坚持用药,天气严寒时最好不外出,有利于减少病情发作次数。新冠病毒、感冒、流感、细菌感染等都会导致慢阻肺加重,假如浮现发烧和肺炎的症状,要及时住院治疗,以防浮现重症肺炎。
新冠重症症状表现
新冠重症患者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症患者。其临床特征有两个方面,呼吸道的表现和活动耐力下降的表现。具体如下:
1、呼吸道的表现:表现为呼吸困难,伴有明显的胸闷、胸痛等症状,还有严重缺氧的症状。普通重症患者呼吸时都需要特别用力才能将空气吸到肺部,有时即便是使出全身的力气也不能将空气吸到体内。于是,呼吸困难的患者可能会浮现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症患者还可能会浮现严重的缺氧症状,血液中的氧含量会变得特别低,当躯体多个部位浮现缺氧等事情,组织功能就会受到严重的妨碍,免疫力也会降低,只能靠吸氧或使用呼吸机才能正常呼吸。
2、活动耐力下降的表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行动可能会变得迟缓,走路速度也会变得较为缓慢,有的患者甚至彻底不能走路。相关于平时正常作息,患者也更容易感受到疲乏、乏力。
除了以上两点的临床特征,可能还伴有其他症状。比如长时刻处于高热状态、头痛、食欲不振等表现。
来源:腾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