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上市新规发布 证监会支持企业自主选择
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发布境外上市备案治理相关制度规则,自3月31日起实施。证监会表示,国家扩大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方向可不能改变,境外上市备案治理制度规则的发布实施,将更好支持企业依法合规到境外上市,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规范健康进展。
此次发布的制度规则共6项,包括《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治理试行方法》(以下简称《治理试行方法》)和5项配套指引。
《治理试行方法》共六章三十五条,要紧有五方面内容,一是完善监管制度。对境内企业直截了当和间接境外上市活动统一实施备案治理,明确境内企业直截了当和间接境外发行上市证券的适用情形。二是明确备案要求。明确备案主体、备案时点、备案程序等要求。三是加强监管协同。建立境内企业境外发行上市监管协调机制,完善跨境证券监管合作安排,建立备案信息通报等机制。四是明确法律责任。明确未履行备案程序、备案材料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法律责任,提高违法违规成本。五是增强制度包容性。结合资本市场扩大对外开放实际和市场需要,放宽直截了当境外发行上市在特定情形下的发行对象限制;进一步便利“全流通”;放宽境外募集资金、派发股利币种的限制,满足企业在境外募集人民币的需求。配套指引内容涵盖监管规则适用、备案材料内容和格式、报告内容、备案沟通、境外证券公司备案等方面,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备案要求。
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境外上市是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支持企业融入全球化进展、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构建新进展格局具有积极意义。当前国际环境深刻变化,不确定因素增多,在此背景下发布实施境外上市监管制度规则,进一步表明国家统筹进展与安全,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的方向可不能改变,支持企业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政策导向可不能改变,与全球投资者共享中国经济进展红利的愿景目标可不能改变。
上述负责人指出,境外上市监管制度规则立足于现行监管实践,着力提升规范化、透明度和便利化水平,以制度促规范、以规范促进展,更好发挥法治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推动形成良好市场生态,进一步优化监管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增强进展信心。企业只要依法合规,无论去哪个市场发行上市都可不能受到妨碍,证监会和有关主管部门都会尊重企业的自主选择,并赋予支持。
就境外上市备案治理与安全审查、行业监管程序衔接的咨询题,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安全审查和行业监管程序是指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经过制度规则明确规定的程序,有比较清楚的适用标准范围和要求,与境外上市备案治理是相对独立的监管环节,企业对比相关规定自主推断、依法依规申报即可。惟独在现有制度规则明确涉及安全审查、行业监管前置程序的事情下,企业才需要在申请备案时提交相应的监管文件。比如,企业达到《网络安全审查方法》所规定标准的,应当在备案前依法履行网络安全审查程序;再比如,企业在境外发行可转债,应当依照外债治理部门规定要求事先履行外债审核登记程序等等。
关于VIE架构企业境外上市,备案治理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加强监管协同。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指出,将征求有关主管部门意见,对满足合规要求的VIE架构企业境外上市予以备案,支持企业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展壮大。
为保障备案治理平稳有序推进,证监会关于存量和增量企业的备案将作出安排。《治理试行方法》施行之日起已在境外发行上市的企业将视为存量企业,存量企业不要求马上备案,后续如涉及再融资等备案事项时按要求备案即可。《治理试行方法》施行之日起已获境外监管机构或者境外证券交易所接受(如香港市场已经过聆讯、美国市场已获准注册等),但未完成间接境外发行上市的境内企业,赋予6个月过渡期。在6个月内完成境外发行上市的,视为存量企业。如上述境内企业在6个月内需重新向境外监管机构履行发行上市程序(如香港市场需重新聆讯等)或者6个月内未完成境外发行上市的,应当按要求备案。关于已获中国证监会核准批文的直截了当境外发行上市的申请人,在批文有效期内可接着推进境外发行上市事宜。批文有效期满未完成境外发行上市的,应当按要求备案。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