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两会·温暖经历丨“为中华民族大伙儿庭而歌唱”

时间:2023-02-26 12:45:06 推荐 689

新华社哈尔滨2月25日电 题:“为中华民族大伙儿庭而歌唱”

新华社记者白瀛、闫睿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

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伊玛堪传习所内,阵阵歌声婉转悠扬。正逢伊玛堪教学日,38岁的刘蕾身着民族传统服饰,和村民唱起《乌苏里船歌》。

7年前,刘蕾曾在人民大会堂同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面交流。她对总书记讲:“在兴边富民工程等政策帮扶下,我们的日子就像《乌苏里船歌》里唱的那样,走上了幸福路。”

那是2016年3月7日,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参加审议。

“总书记走进来后首先和大伙儿握手。我当时穿着赫哲族传统服装,告诉总书记我是赫哲族唯一代表。总书记听了,对我微笑点头。那一刻,心中的紧张一下子释放了。”刘蕾回忆道,那年她32岁,是第一次和总书记面对面交流,带着赫哲乡亲们的一肚子话。

刘蕾是当天9位发言代表中的第4位,说了有四五分钟。

总书记听她说起《乌苏里船歌》,就亲切地讲,这首歌早就耳熟能详,还会哼唱。歌中描绘的算是中华民族大伙儿庭和睦团结的美好景象。

总书记的话让刘蕾备受鼓励,她向总书记介绍起赫哲文化,讲到赫哲族正由过去单一以渔猎为生,转变为传承民族传统手工艺、转产走上致富路。她还邀请总书记到自己的家乡去看看。总书记高兴地讲“一定去看看”,还让给乡亲们带好。

“没想到总书记对赫哲族文化这么了解!”讲到这个地方,刘蕾难掩兴奋,“刚一散会,我就连忙把总书记的关怀咨询候,经过微信说给父老乡亲们。大伙儿都沸腾了!”

更出乎大伙儿意料的是,两个多月后,习近平总书记如约而至。

那是2016年5月24日下午,正在黑龙江省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冒雨来到八岔村。

总书记参观了赫哲族民俗展、观看了赫哲族伊玛堪讲唱教学,赞扬赫哲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非常是渔猎技能高超、图案艺术精美、伊玛堪讲唱很有韵味。

让刘蕾深有感触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怀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强调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本上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

刘蕾一口气讲出总书记“点赞”过的《格萨(斯)尔》《玛纳斯》《江格尔》、壮族“歌圩节”、藏毯、苗绣、黎锦等民族文化遗产。

“总书记讲,如此的文化遗产,既是少数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要做好保护、传承、整理工作。”刘蕾讲,“对这点我们非常有同感,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我们为中华民族大伙儿庭而歌唱。”

在同江市,此时已建立起伊玛堪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传承人体系,不仅接着传唱赫哲英雄的故事,更歌唱新时代的好生活。

“做大做强‘非遗’产业。产业强了,大伙儿就业机会多了,学习意愿也会越来越强。”面对记者的咨询题,刘蕾说出这几年来的考虑。

赫哲人因江水哺育而生,又因守护江水而兴,在注重生态保护和谋求高质量进展中找寻平衡,从传统渔猎文化中衍生出的鱼皮衣、鱼皮画,也成为进展经济的亮点。

“过去几年,我们进展起特色文旅产业,弘扬了民族文化,也带富了群众。”刘蕾讲,今年她将接着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履职,将更加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进展。

记者离开时,《乌苏里船歌》的歌声在伊玛堪传习所内再度响起,如诗如画的场景映照着现实:“白桦林里人儿笑,笑开了满山红杜鹃,赫哲人走上幸福路,人民的江山万万年……”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