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传递政策好声音,当好民企“自己人”

时间:2023-03-23 15:26:00 推荐 777

科技日报记者 王迎霞 通讯员 王轶慧

“我们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赋予支持,在民营企业遇到困惑的时候赋予指导。”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再次强调。

击鼓催征开新局。在宁夏,这铿锵之言迅速有了回音。

宁夏科技厅与财政厅联合印发的《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高质量进展奖补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将于4月1日起正式施行,真金白银为科技企业打造良田沃土。

财政资金激励引导

关于许多创业者来讲,孵化器是其最早接触的生态,它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双创赋能者。其中,以企业化方式运作的民营企业孵化器,又代表了孵化器将来的航向。

目前,宁夏共有各类孵化载体108家,其中由民营企业运营的孵化载体88家,占比高达81.48%。推动科技双创载体进展更上层楼,助力民营经济走向更加广阔舞台,时不我待。

这一次,宁夏决定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对2021年6月印发的《对于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高质量进展的意见》具体落地执行。

对经过认定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或备案的国家级众创空间,分别一次性奖励100万元、50万元;经过认定的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或众创空间,分别一次性奖励50万元、30万元。

在孵企业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治区科技“小巨人”企业或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格的,分别按照每家3万元、2万元、0.3万元标准,赋予所在科技企业孵化器或众创空间奖励。

依照科技部年度评价结果,从B类升级到A类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一次性奖励50万元,从C类升级到B类,一次性奖励30万元。对国家级众创空间、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每两年开展一次绩效评价,首次评价结果为A类的,分别一次性奖励40万元、30万元、20万元。

绩效评价牵引进展

纵览《细则》,除了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认定明确奖补标准及方式,还从科技企业培育、绩效评价两方面明确了奖补资金使用范围、提出了治理要求,密织出一张完善孵化器治理体制机制的大网。

“过去,我们对孵化器存在‘重认定、轻治理’现象,也算是只注重申报,对后续进展方面的监管是缺位的,使更多孵化器缺少向更高水平进展的牵引。”宁夏科技厅高新技术处处长马小明坦言。

作为宁夏创业谷运营服务治理问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霖锐深以为然。

2021年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宁夏创业谷创新服务科技孵化器,目前累计入孵企业175家,毕业企业16家,带动各类就业人员1600余人,在孵企业拥有知识产权230余项。基地服务范围内,企业年总产值约10亿元。

即便这样,李霖锐在孵化器成果转化、创新驱动、进展路径等方面还是感到迷茫。此次《细则》出台,他认为具有很好的激励作用,“比如我们往常不过鼓舞企业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现在有了绩效评价要求后,就会跟企业深入沟通,积极帮助他们进步的并且,自身服务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经过建立绩效评价机制,可引导各类孵化器实现从初级到高级的阶梯性进展。”马小明表示。

政策礼包提振信心

当前,我国民营企业既面临广阔进展前景和机遇,也遇到一些新的困难和困惑。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关注,要求在不并且期破解不同难题,大力提振民营企业进展信心。

传递政策好声音,提升服务精细度,宁夏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主任张天赐颇有体味。

“近年来,我们以引育科技型企业和加速科技成果入孵转化为宗旨,以高规格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和创新挑战赛为突破口,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企业进展环境,推动我区创新创业科技含量稳步提升。”张天赐讲。

民营企业有效纾解压力,民营经济创新源泉涌流。

2022年,宁夏共孵化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3家,在孵企业总收入37.81亿元,研究与试验进展(R&D)经费支出1.48亿元,带动实现就业18394人次。22家孵化载体共为497家企业及团队减免房租和服务费用累计891.17万元,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要保持定力,更要增强信心。

“对孵化器来讲,你给我输一点血,我就能活得更好。从国家到地点都播洒出‘及时雨’,这很解渴。”李霖锐认为。

更重要的是,孵化载体一旦有了信心,就能传递给更多民营企业,让它们也有信心更好地进展,从而为全社会创新创业孕育磅礴之力。

“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撸起袖子快马加鞭!这应该比奖补措施本身更重要。”李霖锐如是讲。

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