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医购药更方便快捷 医疗资源共享不断推进——京津冀三地异地就医新举措观察

时间:2023-04-02 14:04:56 推荐 733

新华社记者张建新巩志宏陈旭

京津冀协同进展再添惠民新举措。4月1日起,京津冀三地参保人员在区域内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无需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即可享受医保报销待遇,实现“一卡通行”。三地医保部门为此做了哪些准备?老百姓将有哪些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将来三地医疗资源共享将怎么推进?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三地医保部门已就绪

依照京津冀三地医保部门联合印发的《对于开展京津冀区域内就医视同备案工作的通知》,自2023年4月1日起,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各统筹区参保人员,持社会保障卡或医保电子凭证在京津冀区域内所有定点医药机构住院、一般门诊就医、购药等,均视同办理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可直截了当享受医保报销待遇。

为确保新举措顺利推进,三地医保部门在前期差不多开展了系统改造、政策宣传等多项工作。

北京市开通实时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已实现异地参保人员住院费用、一般门诊费用直截了当结算全覆盖。截至目前,180家定点零售药店开通医保异地直截了当结算服务,三地参保人员可持社保卡在定点药店直截了当结算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

天津医保工作人员赴唐山市医院考察调研异地就医结算工作,并且进行系统联调测试。(受访者供图)

天津市医疗保障局待遇保障处处长张涛讲,天津市提早着手医保信息系统改造,细化业务需求,开展需求分析和技术论证,组织系统对接和测试,与京冀两地开展联调测试,系统4月1日顺利上线运行。

2月10日起,河北省实施医保新规,取消参保人员到京津跨省异地就医备案手续。记者从河北省医疗保障局了解到,目前各项工作运行平稳。截至3月31日,河北分别有近7万人次、2万多人次享受到北京、天津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直截了当结算服务。

在河北省邢台市医疗保障局服务大厅,群众正在问异地就医相关政策。(受访者供图)

河北省还在各医疗机构加强政策宣传。截至3月31日,河北已有3736家医疗机构开通跨省异地就医住院直截了当结算服务,2068家医疗机构一般门诊可直截了当结算。京津参保人员到河北这些医疗机构就医,可拿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保卡直截了当结算。

就医购药更方便快捷

京津冀三地异地就医实现“一卡通行”,将为三地群众异地工作、养老和就医提供更大便利。尤其是关于经常往返三地工作、日子的参保人员来讲,减少了频繁备案的“麻烦”。

“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就像有一扇门,过去门是关着的,参保人员经接受后才能出去看病,现在则是把门撤了。”河北省医疗保障局医药服务治理处处长郑东花讲,这能够让区域内参保人员享受更充分、更快捷的医疗资源和服务。

在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患者正在办理出院报销。(受访者供图)

“我可不能用智能手机,小孩又不在周围,每次去北京看病都要跑到医保局备案,很折腾。”河北省邢台市的参保职工杨永去年被诊断为胃癌,在北京一家医院住院治疗。让他高兴的是,现在去北京看病,不用再跑腿办备案了。受益于2月10日起河北省实施的医保新规,今年2月底,他在北京市朝阳区桓兴肿瘤医院住院治疗7天,住院费用15559.40元,直截了当报销了12913.08元。

天津医保工作人员在天津药店调研异地就医结算工作。(受访者供图)

参保人张先生是天津一公司的采购员,经常往返北京、河北等地洽谈业务。他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需要长期服药操纵病情。

“往常最头疼的算是去河北出差,换一个都市就需要重新备案一次,手续特别烦恼。”张先生讲,现在在三地间往返工作,需要看病取药时,能够直截了当到当地定点医药机构刷卡结算,而且报销比例和在天津看病的报销比例是一样的,在北京、河北看病就像在天津看病一样方便。

三地医疗资源共享不断推进

医疗机构之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无需做重复的化验检查,异地就医“一卡通行”、医保联网结算……近年来,京津冀三地医疗资源共享不断推进,不仅为患者节省了来回奔波的时刻成本,也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记者从天津市卫健委了解到,天津市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与北京市、河北省医院合作,三地已有多家医院建立了合作联盟,缓解了北京就医压力、提升了河北医教研防能力水平,进一步促进了京津冀卫生健康事业协同进展。

“异地就医实现‘一卡通行’是近年来京津冀三地不断推进医疗资源共享的缩影。”郑东花建议,接下来应持续开展京津冀药品和耗材联合带量采购,进一步减轻老百姓医药费用负担。并且,推进京津冀医保基金联查联管,共同维护医保基金安全。

天津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高连欢讲,下一步,天津市医保局将加强与北京、河北医保部门沟通,全力推进三地在医保待遇、支付方式、医药服务、基金监管等领域政策制定方面的协同,更好地满足三地参保人员对医保公共服务方面的需求。

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