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李白,《经典咏流传·正青春》科普“诗仙”冷知识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音乐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正青春》两期播毕,持续掀起讨论热潮,主话题#经典咏流传#总阅读量78.4亿,相关衍生话题阅读量累计2.8亿,全网热搜收获134个,全网视频播放量高达3500万。其中,互动话题#我为经典咏流传填歌词#引发全民接力,大伙儿纷纷用文字为小孩们描述多彩的世界,谱写爱的乐章。
5月14日晚八点档,《经典咏流传·正青春》将接着和诗以歌的原创模式,汇集何赛飞、王传越、胡夏、叶炫清、郭霄、牛妞、傲日其愣、汤晓风、海洋、周昭妍等一众经典传唱人,以多元形式融合的创作思路,呈现美美与共的艺术魅力,展示青春的万千样貌。
彰显东西方文化交融之美
青衣演员另类诠释少年侠气
诗人在行走乾坤间获取灵感,音乐在旋律交汇中定格成永恒。《经典咏流传·正青春》也经过一次次的联系,让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流行、东方与西方文化实现碰撞共融,为观众带来多样化的感官体验,领会诗词之美。
王传越和郭霄演绎北宋词人贺铸的《六州歌头》,带来了一首豪气满满的《少年侠气》。作品对美声和京剧进行完美融合,让东西方的唱腔艺术在碰撞中产生时尚火花,还展现了东西方不同乐器在和谐同奏中的震撼美感。如经典传唱人王传越所讲,这首作品代表了一种文化的融合,可以更好地展现出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此外,京剧演员郭霄的青衣身份也为作品注入不一样的灵魂,少年侠气不仅限于男性世界,侠骨柔情也能够是人们的追求。
愿这笛声能跨越山和海洋,成为连接我们彼此的桥梁。来自德国的北大留学生海洋,与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副教授汤晓风合作演绎宋朝诗人雷震生平仅有的一首传世之作《村晚》。外国年轻人用中国的音乐表达方式,和中国传统民乐团共同完成此次创作,既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与国际化的视野融贯其中,也是一场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精彩展示。表演中,琵琶、二胡、筚篥等乐器演奏浑然一体,搭配经典传唱人余韵悠长的笛声,观众眼前似呈现出一幅饶有日子情趣的农村夜晚图卷。
何赛飞和叶炫清把南北朝阶段最负盛名的长篇叙事民歌《木兰诗》搬上舞台,二人用柔情对唱,完成一代女将从红装到戎装的形象跨越。两位经典传唱人着装清新秀雅,解锁了这位女英雄的柔情一面,还在演唱中融入越剧《木兰别传》选段,以越剧韵味和流行音乐的有机糅合,营造出木兰时空对话的氛围。中国广播电影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张冰冰认为,何赛飞和叶炫清的演唱,不仅体现出花木兰的英雄气势,还把她刚柔并济的美贯通到全曲当中。
解锁古典诗词全新冷知识
最有名的那句诗竟不是李白写的?
《经典咏流传》用融合的音乐呈现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也展示了传统文化不断吸纳成长的过程,最终在代代相传中生生不息。
诗仙李白是唐诗史上绕不开的人物,不仅因为他创作古诗之多,还因为他创作涉及题材之广。本期就有两首题材不同的李白作品,赋予观众更多欣赏和考虑空间。思乡佳作《静夜思》千百年来常为游子们送上心灵慰藉,据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康震介绍,事实上该诗的宋刻本版本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当今流传的这版通过历代文人的改造,在清代学者蘅塘退士所编的《唐诗三百首》中广为传播,然后被传诵至今。当胡夏清澈温暖的歌声,和9岁女孩周昭妍稚嫩的童声在空中交汇,观众不仅会看到处于不同人一辈子时期的两代人关于思乡情感的多种抒发,也将再次感觉数千年从未断流的中华传统文化。
另一首是描写自然之美的《望庐山瀑布》。在傲日其愣和牛妞兼具力量和柔美的男女声二重唱中,一幅绚丽壮美的庐山画卷正徐徐展开。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被古代文人竞相描写,留下了众多诗篇,其中,李白的这首最为出名,是不少人心目中的瀑布第一诗。二十多岁的李白认为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看到宏伟壮观的庐山瀑布,不禁心潮澎湃,遂大笔一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首诗不仅让没去过庐山的人能够透过文字感觉美景,也是李白豪情青春的真实写照,千百年来一直深刻妨碍着后人。比如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算是另一种解读。当诗仙和坡仙的诗在庐山相遇,实际上是大唐与大宋的相遇,两种不同人一辈子的相遇,也是两种不同青春的相遇。
和山水一样,在中国人眼里具有象征意义的还有牧童。《村晚》采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寥寥几笔描述出池塘、水草、群山、落日等唯美场景,还刻画了天真可爱、无忧无虑躺在牛背上的牧童形象。这幕乡村场景,是许多人理想的日子,也代表诗人对自由的向往。海洋娓娓唱来的《村晚》,生动展示着中国古代文人在表达自由向往时的含蓄和内敛。撒贝宁动情地讲:文化的交融和碰撞,一定会在将来给不同的文化带来更强有力的生命力和进展的势头。
在诗词深处既可领会人间美景,也能感觉文人墨客们的家国情怀。在以婉约派为主流的宋词中,人称贺鬼头的贺铸,既能写出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如此唯美的诗词,也能用一首豪气干练的《六州歌头》,为词坛吹进一股遒劲宏伟的清刚之气。出身武官世家的他,年轻时拥有凌云之志,渴望为国征战,即使人到晚年,回忆起自己少年阶段追求豪侠日子的光景,依旧精神抖擞,大伙儿也能从他的文字中感觉到一位志气非凡、刚强勇猛的少年形象,从而激励自身。古代诗坛描写侠气的诗词还有不少,撒贝宁讲道:它们不仅仅是历史中的诗句,直到今天我们的周围,还有如此的少年,如此的青年,仍然在秉承着如此一股侠义之气,在今天那个时代为国家,为民族,为周围的人,在尽可能多地去出他们自己的力量,去展现他们的才华。
作为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木兰拥有的爱国、忠孝、勇敢、拼搏等多种优秀品质,让一代又一代人深受触动。《木兰诗》中对木兰怎么征战描述并不多,而是重点展现了她的日子场景和儿女情态,本真样子令人印象深刻。随着时代进展,木兰精神也正激励更多女性在热爱的领域闪闪发光。登上太空的女航天员、坚守山区教育事业的张桂梅校长、拼搏在赛场的运动员,以及张冰冰提到的绝不躺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交响乐女指挥家郑小瑛……越来越多的女性站上时代的潮头,在用光芒照亮时代的并且,也令自身成为新时代最亮丽的风景线。
文人们在向外探寻和对内考虑中,书写美好的人一辈子。此时,他们的作品搭乘音乐的专列,接着向前进发。《经典咏流传·正青春》第三期将于5月14日晚八点档,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让我们接着以青春之声,奋勇向前!
来源:中国娱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