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次数越多后遗症风险越高

时间:2023-05-19 13:55:59 推荐 349

近日,中科院院士高福表示,新冠感染次数越多后遗症风险越高。现在大伙儿关于新冠病毒十分关注,而且最近二次阳性又开始了,下面大伙儿就和腾阅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感染次数越多后遗症风险越高。

感染次数越多后遗症风险越高

近日,由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主办的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23年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中科院院士高福等专家学者就长新冠、疫苗和药物研发等话题展开交流。

后新冠阶段既不能

“恐冠”也不能“轻冠”

针对新冠病毒,高福表示,在后新冠阶段,大伙儿开始讨论人类差不多走出了新冠病毒的阴影,但我们不能只看新冠病毒带来的挑战,也要看到它给我们提供的机遇,以及让人类怎么重新考虑。后新冠阶段既不能“恐冠”也不能“轻冠”。

高福认为,回顾新冠疫情防控,求真务实是特别重要的。“如何求真?要靠科学。如何务实?靠的是公众理解、参与依从。”

他介绍,进入21世纪后,人类共记忆了7次全球范围的“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传染病)事件”,时刻跨度从2009年到2022年,“似乎两三年就有一次,事实上新发突发传染病到处基本上。”

针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治体系建设,高福表示:“将来我们不管是做公共卫生研究,依然临床研究,要说究以事实为依据,也算是循证医学。”并且他强调,应对将来可能到来的新发突发感染病,大伙儿要团结起来,用技术、医学保护好全人类。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常务副院长李家斌则重点分享了新冠三年以来,广大基层大夫应掌握的治疗办法和经验。“基层面对的可能是早期患者。”李家斌表示:“应早期干预治疗,避免向高危病人的重症化进展,早期抗病毒治疗和后期抗病毒治疗差距特别大。”

长新冠是一个基本事实

面对以新冠为代表的新发突发传染病,人类能做些什么?对此,高福认为,人类只能干两件事,一是做好监测,第二是做好基础研究。“各临床专家都在讨论,面对以新冠病毒为代表的疾病,我们要开辟药物做抗病毒治疗。除了疫苗以外,很重要算是抗病毒治疗能力,这是全世界大伙儿都在努力的方向。”

他进一步指出,但我们不能总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依然应该把钱放到基础研究上,开辟一些新的抗病毒药物。以阿兹夫定为例,第十版诊疗方案就把阿兹夫定放在了特别重要的位置,这款药是我们国家自有知识产权的。”

高福认为,要号召临床专家在临床发现咨询题后,和制药公司以及做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开展合作。大伙儿合作,早有布局,中国也会走在世界前列。

一直以来,对于“长新冠”是否存在都有较多争议。高福认为,长新冠是一个基本事实,不要回避,不要因为长新冠可能对人类有妨碍就不敢说,这不是科学的态度。“感染次数越多,后遗症风险越高,这是有临床数据的,所以病人该诊断要诊断,该用药要用药。”

在疫苗方面,高福表示,目前中国获批附条件上市或者紧急使用的新冠疫苗有13种,大伙儿都投资、都去研究生产,从那个方向来说,差不多走在世界的前列。

谈及将来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疫苗和药物研究,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表示,依然要靠疫苗,怎么可以研发出真正有效的预防性疫苗是今后要努力的方向。他并且表示,将来的科技抗疫还应朝着不仅可以治疗,还可以预防家人感染的药物研发方向。

关于今年是否会存在大的感染潮,卢洪洲认为,疫情还会持续,然而他一直不认为今年会再浮现一个高峰,“因为我们人群在去年广泛感染以后都有群体免疫,少部分病人还是还会再感染。然而目前我们发现XBB毒株的免疫逃逸能力特别强,以往的疫苗对它效果不行,我们要尽快研发针对XBB毒株的疫苗,对老年人、肿瘤病人尽快接种,这才是当务之急。”

北京近期新冠患者有所增加,专家:“二阳”占比仅一成多

北京市疾控中心日前发布疫情周报,2023年第17周(4月24日-30日)以来,新冠感染连续两周超越流感,重返法定传染病病种排名第一。新冠患者有所增加,市民该怎么做好自我防护?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

1、门诊过程中,新冠患者是“一阳”多,依然“二阳”多?

李侗曾:流感季逐渐过去了,相对来讲近两周新冠患者接诊人数真的要比之前多了。其中,大部分患者基本上“一阳”,“二阳”占比约为一成多一点。

“一阳”患者大多为老年人,“二阳”患者大多是20岁至50岁之间的中青年人,这可能与他们社会活动较频繁有关。

2、“二阳”患者的症状要较“一阳”轻吗?

李侗曾:是的。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XBB系列毒株致病力上与早期奥密克戎各亚分支变化不大。于是,“一阳”患者的表现与上一轮患者的症状没有区别。老年人、存在基础病的人群,还是有进展为重症的风险。

而“二阳”患者由于体内还存在抗体,有一定的免疫力,于是即使感染症状也相对较轻。嗓子没那么疼、咳嗽没那么剧烈,病程也相对较短,“一阳”普通5到7天恢复,“二阳”普通3到5天就恢复了。

3、有些市民有了咽痛、咳嗽、低烧等症状,但抗原阴性,如何回事?

李侗曾:上呼吸道症状80%是由于病毒感染造成的。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都可能造成流感样症状。抗原漏检的可能性不大,不排除其他病毒感染的可能。

比如,近期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儿童也有所增加,患儿感染后也会浮现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自限性的疾病,大多数感染的儿童症状会在1到2周内自行消失,门诊治疗普通也以对症治疗为主。部分两岁以下的儿童患者可能浮现支气管炎、肺炎等表现,需要及时就医。

4、现时期,我们该如何做好健康防护呢?

李侗曾:新冠病毒感染人数有所上升,要紧以上一轮没“阳过”的人为主。首先要提醒这部分人群,重点做好防护。

“二阳”人群要紧是年轻人,他们参加社会活动较多,提醒他们在空气流通不行的场所、身边有发热咳嗽症状的人等场景下,依然要经过戴口罩、勤洗手来保护自己。

关于重点人群、脆弱人群,如老年人、有基础病的人群,要加强防护。尤其是80岁以上老人或有严重基础病的人群,更要非常注意,避免去人多聚集场所,在封闭环境戴好口罩。

高考季、毕业季将至,在校师生也要关注自身健康,加强防护,以免妨碍学业、考试。如浮现呼吸道症状,应及时居家休息,不要带病上班上学,尽快恢复健康的并且,也避免造成人群传播。

来源:腾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