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谢宇:希望法庭给条生路,究竟是如何一回事?

时间:2023-05-21 15:09:55 推荐 347

或许我们最终也无法也得到“吴谢宇何以至此”的明确答案,但不妨我们有些共性的反思。轰动一时的“吴谢宇案”终于迎来一审宣判。8月26日,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被告人吴谢宇有意杀人、诈骗、买卖身份证件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以被告人吴谢宇犯有意杀人罪、诈骗罪、买卖身份证件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三千元。那个判决并不意外,吴谢宇的弑母行为过于残忍,实在有悖人伦,极大冲击社会道德。“吴谢宇案”迁延数年:2015年吴谢宇弑母,2019年他被公安机关抓获,2020年开庭,2021年宣判。吴谢宇家庭原本充满希望,父亲是国企领导,母亲是中学老师。
吴谢宇:希望法庭给条生路究竟是如何一回事,尾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或许我们最终也无法也得到“吴谢宇何以至此”的明确答案,但不妨我们有些共性的反思。

轰动一时的“吴谢宇案”终于迎来一审宣判。8月26日,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被告人吴谢宇有意杀人、诈骗、买卖身份证件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以被告人吴谢宇犯有意杀人罪、诈骗罪、买卖身份证件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三千元。

那个判决并不意外,吴谢宇的弑母行为过于残忍,实在有悖人伦,极大冲击社会道德。他在弑母之后,还运用各种“高智商”方式掩盖现场、诈骗钱财,并逃离抓捕三年多时刻。吴谢宇真的称得上“罪孽深重”。

“吴谢宇案”迁延数年:2015年吴谢宇弑母,2019年他被公安机关抓获,2020年开庭,2021年宣判。这其间,“吴谢宇案”差不多被媒体从各个角度扫视了一遍。但直至今天,还是很难用简单几句话来概括,这起案件的案情跌宕、人性幽深、细节离奇,都超出了人们对普通案件的认知范畴。

人们很难理解,一个高智商的北大学生为何会这样残忍。对于他的作案动机,至今没有非常清楚的答案。但从他的人一辈子轨迹和个人陈述里,明显能看到一种巨大的心理创伤。

吴谢宇家庭原本充满希望,父亲是国企领导,母亲是中学老师。但他16岁时父亲病逝给他和母亲极大打击,家庭始终笼罩着一种阴郁氛围。而母子关系从此开始变得敏感与脆弱,这从他上大学后很少谈及家庭,并在社交平台上转发过“情愿用自己的20斤肉换取母亲增加10年寿命”等细节能看出端倪。

而他在法庭上的陈述,更展现了一种怪异的心理状态。比如他讲妈妈的状态就如《红楼梦》中即将死亡的林黛玉,弑母的缘故是“想让她解脱”,而自己也曾多次有自杀行为。但在杀害母亲后,又觉得“好可怕”,因此放弃自杀。

固然这种法庭陈述不可全信,不排除这是合理化动机的行为,意在逃脱极刑。但他在弑母后一系列逸出常轨的行为,如向性工作者提亲、在酒吧当男模、赌博等行为,明显能看出一种自毁倾向,向自己阳光、孝顺的高材生形象进行一种“报复”,大概是一种长期心理压抑之后的剧烈释放。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或许我们最终也无法也得到“吴谢宇何以至此”的明确答案,但不妨我们有些共性的反思。正如参加庭审的一名旁听人员感慨:“家庭教育、心理教育太重要了。”吴谢宇也在法庭自陈,假如之前能有现在如此的开导,他可不能去这么做。不明白吴谢宇在成长过程中,有没有得到过来自家庭、学校或者正规医疗机构的心理干预。这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疑咨询,吴谢宇的心理状态假如得到及时的矫正,他是否还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能够想见,吴谢宇优异的学业表现,必然属于学校中备受瞩目的那类学生。但显然,学业知识绝不是青少年成长的全部,成绩出众也可能反向激化某种认知障碍。这起极端案件,应该对我们怎么完善教育模式、加强青少年心理疏导提供启发。

毫无疑咨询,吴谢宇应当被严惩,也愿天下再无“吴谢宇”。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夏研

编辑尹曙光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来源:多特软件站

吴谢宇:希望法庭给条生路相关阅读:

吴谢宇在看守所内亲笔信曝光:“我才27岁还能做好多情况,不甘心这辈子以可恶可恨可悲可耻可鄙的罪人收场”

“一审宣判后,吴谢宇就写信请求我辩护,后来又寄来书面托付。”10月14日,二审辩护律师徐昕向华商报记者证实,这位一审被判处死刑的弑母案被告人希望能活着用余生来忏悔”。目前,徐昕正在寻求知名精神病鉴定专家的帮助,吴谢宇弑母案二审,他将申请为吴谢宇做司法精神病鉴定。并且,徐昕律师独家向华商报记者披露了吴谢宇书信的部分内容。

>>>介入二审辩护

后续会在看守所会见吴谢宇

今年8月26日,福州市中院一审公开宣判,以被告人吴谢宇犯有意杀人罪、诈骗罪、买卖身份证件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10.3万元。

10月14日,知名刑辩律师徐昕告诉华商报记者,案件一审宣判后不久,吴谢宇就给他写信请求为自己做二审辩护。

徐昕承认:“我犹豫了很长时刻才决定同意托付。10月8日正式将相关托付材料寄送给了福建省高院,二审法院收到辩护手续,差不多通知我阅卷。”

徐昕表示,自己目前还未会见吴谢宇,“后续会安排会见和阅卷,我会进一步了解案情。”

徐昕介绍,他的另一案件当事人柯某与吴谢宇在同一监室,吴谢宇在福州第一看守所看了柯某亲属寄送的他撰写的《无罪辩护》一书后,才决定写信请求他为其辩护。

>>>诸多机缘巧合

“吴谢宇托付我向徐律师致谢”

10月14日,吴谢宇的另一位辩护人冯敏律师向华商报记者证实,徐昕律师的介入,并非经过吴谢宇的家属,而是吴谢宇本人托付,“目前吴谢宇部分家属已获知徐昕律师介入二审。”

“吴谢宇拜读了徐教授(徐律师)的《无罪辩护》,我和徐教授一起代理过案件,恰巧我也在书中有所客串,诸多机缘巧合,使吴谢宇决定托付徐律师一起介入二审。吴谢宇特别感谢徐律师的帮助,并托付我向徐律师表示诚挚的谢意!”

>>>动机行为反常

“吴谢宇有精神病家族史”

关于是否认为吴谢宇有精神疾病,徐昕慎重表示:“据吴谢宇及其亲友陈述,吴谢宇的两个亲属患有精神病,也算是讲吴谢宇有精神病家族史,再加上其作案动机和行为极为反常,他曾有自杀之念,不能排除其患精神病的合理怀疑。”

针对吴谢宇的亲属能是否提供吴谢宇患精神疾病的有力证据,徐昕表示:“目前要紧是冯敏律师负责与吴谢宇家属进行对接,家属还未直截了当联系我,后续会依照需要安排沟通。”

>>>表现出乎意料

一审不愿申请鉴定加重怀疑

徐昕认为,二审做精神病鉴定是吴谢宇仅存的一线生机,一审时吴谢宇不接受做精神病鉴定,的确表现出乎意料。

“这恰恰是反常之处,包括吴谢宇在内的几乎所有人都明白,他保命的可能性,甚至能够讲唯一可能性是被鉴定为精神病,但吴谢宇本人却不情愿申请鉴定,这更加重了我的怀疑,所以二审我会争取法院接受精神病鉴定申请,提示法官至少要避免‘杀掉一位精神病人’的批判。”徐昕讲。

>>>写亲笔信求生

用实际行动忏悔认错改过赎罪

华商报记者希望能提供吴谢宇亲笔书信,徐昕表示,吴谢宇的信是寄给他的,“吴谢宇本人的信件暂时还不能全部提供,后续会依照其本人意愿及案件发展适时公开。”

徐昕律师向华商报记者独家披露了吴谢宇亲笔书信部分内容——

“我才27岁啊,我确实还能做好多好多情况啊!”华商报记者看到,这部分文笔流畅,连续使用排比,悔罪之情恳切,表达了强烈的求生欲,而且字迹清秀,应该是吴谢宇羁押在看守所深思熟虑之后所写——“我确实不甘心,我这辈子就以这么个可恶、可恨、可悲、可耻、可鄙的罪人收场!我确实好想能活下去,用我的实际行动去忏悔、去认错、去改过、去赎罪,去讲对不起,我确实好想能有机会能活着去做这些事啊,我才27岁啊,我确实还能做好多好多情况啊!过去我不懂如何做人,现在我学会了,我确实差不多改过自新,幡然悔悟,我确实好想能有机会去重新做人,去好好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啊!”

>>>收集证据材料

正寻求知名精神病鉴定专家

徐昕对精神病司法鉴定要紧程序作了解读。按照《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司法精神病鉴定由办案机关启动,案件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也可申请司法机关启动。

“假如司法机关决定进行精神病鉴定,便会指派或聘请具有鉴定资质的机构进行鉴定,出具鉴定意见。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鉴定意见不服的,还能够申请补充鉴定或重新鉴定。”徐昕表示,当事人及辩护人还能够申请具有特意知识的人出庭作证,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或其他特意性咨询题提出意见。“现在正寻求知名精神病鉴定专家的帮助。”徐昕表示,希望精神病鉴定专家以专家辅助人的身份出庭,提出专业意见,研判吴谢宇是不是精神病人,是否属于彻底或限制刑事责任能力。

徐昕向华商报记者透露:“申请精神病鉴定的证据材料我们正在收集整理。”

>>>两家亲属诉求

“他爸爸家亲属希望从轻判决”

10月14日,华商报记者经过冯敏律师了解到吴谢宇亲属的诉求。“跟他直截了当的家属没有联系,跟他爸爸往常的一个朋友有联系。他爸爸这边的亲属是希望对他从轻判决,他爸爸家这边态度明确,他妈妈那边的家属没有发声,他舅舅家那边尚且不知。”

冯敏表示:“即便和亲属有联系,也没有吴谢宇患精神病这方面的直截了当证据。”

冯敏告诉华商报记者,吴谢宇羁押在福州市第一看守所,“我会见过他,一审判决后他的状态还好。”

华商报记者了解到,吴谢宇关于一审判决中事实认定部分并无异议,但觉得量刑太重,希望经过上诉留一条生路,活着赎罪。吴谢宇在看守所羁押期间写了不少自述材料,将作为诉意见提交给二审法院。

>>>是帮母亲解脱?

持哑铃杠猛击致死裹尸75层

按照福州市中院审理查明的事实,悲观厌世的吴谢宇曾产生自杀之念,其父病故后,认为母亲谢天琴日子已失去意义,于2015年上半年产生弑母念头,并网购作案工具。

2015年7月10日17时许,吴谢宇趁母亲回家换鞋之际,持哑铃杠连续猛击其头面部致其死亡,并在尸体上放置床单、塑料膜等75层覆盖物及活性炭包、冰箱除味剂。后吴谢宇向亲友隐瞒真相,虚构母亲陪同其出国交流学习,以需要日子费、学费、财力证明等理由骗取亲友144万元予以挥霍。为躲避侦查,隐匿身份,吴谢宇购买了十余张身份证件。

吴谢宇在出庭受审时语惊四座地承认弑母的动机是因为“爱妈妈”,是为了帮母亲解脱。

法院审理认为,吴谢宇通过长时刻预谋、策划,主观恶性极深,犯罪手段残忍。吴谢宇弑母行为严重违背家庭人伦,践踏人类社会的正常情感,社会妨碍极其恶劣,罪行极其严重。到案后虽如实供述犯罪事实,但不足以从轻处罚。

8月26日,福州中院一审被判处吴谢宇死刑。

9月6日,吴谢宇以量刑过重为由,正式提起上诉。

>>>他是精神病吗?

心理人格障碍导致他冷酷无情

“他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然而否达到精神疾病的标准,还要进一步的鉴定。”国内知名心理治疗师马丽同意华商报记者采访表示,反思儿子弑母案件可避免类似的悲剧。

“依照他作案时的那种平复、严密的现场处理,他依然有一定的刑事能力或者操纵能力,并非没有现实感知能力的严重精神病人。”马丽认为,案发之后吴谢宇曾多次潜回案发现场进行处理,吴谢宇当时不是处在精神狂乱的状态。

马丽并且也指出,“然而精神疾病的范围特别广泛,从人格障碍到严重的精神疾病,比如存在人格缺陷人格障碍,会导致他做出这种极端反常的行为。”

关于一审时吴谢宇不接受申请精神病鉴定,马丽分析认为有两种可能。“一是可能他也意识到自己不是精神病,因为他智商特别高,应该也会在网上去查相关精神病的诊断依据,他依照自己的事情认为自己没有精神疾病。二是他内心对这件情况依然有忏悔,有愧疚,有自责,他不情愿再找理由来给自己开脱罪责。”

马丽分析吴谢宇的悔罪忏悔,“每一个人对自己特别罪恶的行为,是能够作出忏悔的,固然通往忏悔之路需要一个认知,这包括人性和心理层面的认知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发他的忏悔。”

马丽表示:“至于吴谢宇会可不能真心忏悔,我觉得无论他有多恶,关键是为什么导致他产生这种残忍行为。他追求完美,自我缺失等等,这些心理或者人格障碍导致他冷酷无情,没有方法去体味到别人的感觉。”

华商报记者李华编辑刘妮

来源:多特软件站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华商连线】所有,今日头条已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独家授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来源:多特软件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