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回应仅合作救护车可进:系冒充,究竟是如何一回事?

时间:2023-06-08 13:37:16 推荐 754

救护车本是救死扶伤的交通工具,交管部门对其上路行驶有严格的规定,达到报废年限必须强制报废。8月17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四川宣汉县公安局获悉,该局在开展“百日行动”中便查获了一辆本该报废却没有报废的救护车。警方调查发现,这辆救护车已接近报废年限,此前已由所属医院安排报废。“驾驶这辆救护车的司机向某,并不是医院工作人员,是宣汉县下八镇的居民。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向某持有合法的驾驶证,他驾驶的救护车也有合法的行驶证,此事有些蹊跷。”见民警前来调查,向某主动交代了相关事实,称这辆救护车真的是冒牌的。
医院回应仅合作救护车可进:系冒充究竟是如何一回事,尾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封面新闻记者曾业

救护车本是救死扶伤的交通工具,交管部门对其上路行驶有严格的规定,达到报废年限必须强制报废。8月17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四川宣汉县公安局获悉,该局在开展“百日行动”中便查获了一辆本该报废却没有报废的救护车。

警方调查发现,这辆救护车已接近报废年限,此前已由所属医院安排报废。然而,救护车司机没有按程序报废,而是偷偷将车开进二手车市场交易,卖了2000元。新车主得到这辆车如获至宝,网购救护车警灯私自安装在车顶,最终在拉病人的过程中露出马脚被举报。

冒牌救护车被举报

警灯由新车主私自安装

8月12日15时许,宣汉县公安局南坝派出所接到110转警称,有人举报:该县南坝镇龙文社区附近有人开着冒牌的120救护车拉病人。接警后,南坝派出所马上组织民警赶到现场展开调查。

警方查获的冒牌救护车

“驾驶这辆救护车的司机向某,并不是医院工作人员,是宣汉县下八镇的居民。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向某持有合法的驾驶证,他驾驶的救护车也有合法的行驶证,此事有些蹊跷。”办案民警介绍讲。见民警前来调查,向某主动交代了相关事实,称这辆救护车真的是冒牌的。

“据向某供述,这辆依维柯牌救护车是他自己买的,花了1万元,到手的时候,车上就有行驶证,而且最近一次年检是合格的。”刘警官介绍,通过进一步调查,警方发现这辆救护车交易合法,但并不具备运送病人的资质,也没有配置具备资格的医护人员。车身上张贴有120标志且车顶上安装有救护车警灯。

“警灯哪里来的?车身上的120标志是如何回事?”原来,向某购得这辆已取掉警灯的救护车后,并没有办理过户手续,为了佯装合法救护车拉病人,在网上购买了新的救护车警灯,私自安装在车顶冒充120救护车。然而,车身上的120标志,并不是他自己张贴的,而是买到手时就有。

涉事车已交易两次

车主只在南坝片区拉病人

“这辆救护车本该送去报废,因为已接近报废年限。”经查,这辆冒牌救护车没有通过行政部门审批,不具备转运病人的资质。此前,该救护车所属的达州某私立医院曾让救护车司机将该车报废,但司机并没有按程序将该救护车进行报废,而是抱着侥幸心理,认为救护车无人查处,遂将该车开至二手车市场,以2000元的价格卖给一家修理厂。

“修理厂称,他们拿到这辆车时,发现车况真的不行,存在很多小咨询题。通过修理,咨询题得到解决,他们便开着这辆车去做了检验,结果合格了,还申领了机动车检验合格证书。”办案民警介绍,修理厂为了赚钱,对这辆救护车进行销售,最终以1万元的价格成交,宣汉县下八镇的向某成了新的车主。但由于该车已交易两次,向某并未与作为原车主的达州某私立医院办理过户手续,便开着上路了。

涉事救护车标志被铲除,车主被处罚

“新车主向某,只在南坝片区拉病人,到处发名片,不管是患者依然死者都拉,收取的费用比市场价低。”办案民警透露,向某在拉病人的过程中,曾有患者家属打电话质咨询该救护车原来所属的医院,这辆救护车到底是不是他们医院的。医院方面马上核查,这才发现原本该报废的救护车仍然还在路上跑,马上报警。

“医院对救护车的监管存在漏洞,我们进行了严厉的批判教育。涉事救护车尽管交易合法,但仍然违反了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日前,该案由宣汉县公安南坝派出所移交给南坝交警中队处置,目前警方已将该车的警灯、120等标志进行了铲除,驾驶员向某也被罚款1000元。(警方供图)

【假如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答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医院回应仅合作救护车可进:系冒充相关阅读:

送错医院是“理解错误”依然另有猫腻

本报特约评论员马涤明

姚女士的父亲在今年9月2日意外摔伤,就医记忆却大为离奇:江苏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安排的转院救护车,没有将患者送到上级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平江院区,却将患者送到了民营的苏州平江医院。(12月12日上游新闻)

我们都明白,正在治疗中的患者转入上级医院,是出于同意更好的治疗,或是原接诊医院治疗效果不行或无力救治等缘故。而昆山这名摔伤患者却被转院至级别更低的一家民营医院,即便是一般人,都明白不合理。院方称,是救护车司机“理解错误”所致,这很难让人相信。救护车司机虽不是医务人员,但也是医疗圈内人士,整日和大夫们一起接救、转送患者,每天听、看,也能听懂看懂患者转院方面的常识了。

有多年救护车司机从业记忆的李先生告诉记者,这种“转错医院”的事,在急救行业并不稀奇。“像如此容易混淆的医院名字,患者分不清晰很正常。假如你给一些民营医院送病人,多少能有些‘油水’。”而其实,类似潜规则在大众层面也不是秘密。一些医院非常是民营医院,跟公立医院大夫私下合作、跟救护车司机密定协议“推销”患者的事情,近年来媒体时有报道,网络上的投诉也很多。

民营医院的生存困境不能成为坑骗患者的理由。首先,目前时期的一些民营医院,应该找准自身定位——究竟是医疗市场上公立医院的补充角色,依然公立医院的竞争者?那个咨询题得搞清晰。其次,民营医院究竟该靠诚信经营、提高服务水平而立足并逐步做大,依然靠坑蒙患者生存?那个咨询题更要搞清晰。

本次事件,目前还没有官方调查结论,患者被转到民营医院一事究竟是“理解错误”,依然救护车司机与个别大夫“捞油水”的行为。但无论如何讲,这种错误都不该发生。涉事医院应检讨治理漏洞,患者转院假如是医院医疗行为的一部分,院方应有服务跟踪措施,直到确认患者到达目标医院,医疗行为才告结束,而不是将患者交给救护车司机就算完事。医疗无小事,转院过程存在风险,医患关系敏感,岂可草率?“转院潜规则”盛行的事情下,医院更得加强治理。

再有,一些民营医院“李鬼”假扮“李逵”,也给一些人假装“理解错误”预设了“背书”。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平江院区与苏州平江医院,名称上容易混淆。假如讲,“平江”是借用地名,一些民营医院则直截了当傍上了大医院的“名牌”。在那个咨询题上,卫生监管、工商以及被“山寨”的医院,都不应坐视。

【编辑:梁静】

来源:多特软件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