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等地强对流天气频繁来袭 罪魁祸首竟是那个涡?

时间:2023-06-09 14:08:44 推荐 649

近日,东北地区等地强对流天气频繁,黑龙江黑河甚至还浮现了龙卷风。中央气象台预计,今(6月8日)起三天,东北、黄淮、江淮部分地区午后仍需注意防范雷暴大风或冰雹。近期的强对流天气都有一个共同的创造者——东北冷涡。那么,东北冷涡到底是什么来头?它的脾气秉性怎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妨碍?

东北冷涡,是盘踞在高空的深厚冷气团,属于冷性涡旋,它操纵的地区,气层是上冷下暖的配置,容易造成大气不稳定,产生强烈对流性天气。东北冷涡一年四季都有可能浮现,在5-6月活动最为频繁。 

从卫星云图上看东北冷涡会更为清楚,有着不太对称的涡旋结构,体型庞大,伸出的冷锋云系有时可长达几千公里。

2020年5月25日15:00(北京时)FY-4A卫星云图。图中的红色勾出的区域算是“东北冷涡”的涡旋云团。

东北冷涡“甩”出的冷空气与暖湿气流碰撞容易产生雷暴、短时强降水、大风、冰雹、龙卷风等激烈天气。在东北地区,64%的飑线都与东北冷涡有关,而且由于东北冷涡而产生的冰雹天数占当地总降雹天数的近一半。

东北冷涡“体格”庞大、挪移缓慢,常会在一个地点停留2至5天或更长时刻,最长可达10余天,耐力极强。于是,同一地区会连续几天反复上演同一种天气,比如间歇性降雨降温等。也能够在一天之内随机创造复杂多样的天气现象,比如能够一边给北京“派发”大风冰雹,一边给河北“派发”短时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总之,东北冷涡带来的天气具有局地性、突发性、反复性和不对称性等特点,破坏力强。

尽管东北冷涡坐镇东北,却能够“搅动”远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外围势力可抵达华北、华中、华东等区域。例如2021年7月31日晚上,河南鹤壁浮现狂风暴雨,最大风力一度达到14级,虽然距离东北千里之外,但这次极端天气也与东北冷涡有关。

固然,东北冷涡也有温和的一面。在炎炎夏日,会带来清爽的凉风;还能赶走雾霾,擅长创造蓝天白云的高颜值天气,美颜指数五颗星;还能缓解旱情,给干旱的地点送去及时雨。

由于东北冷涡妨碍广泛,也被气象界称为“调皮包”,长时刻以来业界未能彻底掌握东北冷涡的发生机理,导致对东北冷涡带来的各类天气的监测、预报始终是一个难题,给气象预报员带来不少困惑。于是,气象预报员们都可不能小觑。

为了能成功捕捉东北冷涡,气象部门积极开展对于东北冷涡的科研工作。2022年4月5日,中央气象台、沈阳中心气象台、东北冷涡研究重点开放实验室联合发布首期《东北冷涡监测预报公报》,自此东北冷涡专属公报诞生了,内容包括路径及强度的实况监测、预报、及服务提示等,东北冷涡也拥有了正式编号,获得了类似台风的盛大“待遇”。这是国内首次发布公报,不仅对提升东北冷涡及其高妨碍天气监测、预报、服务能力具有重要价值意义,还对提升东北区域防灾减灾、粮食安全气象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撑,也展现了气象工作者攻坚克难的勇气。 

这算是东北冷涡,时而暴力善变,时而温和漂亮,让人又爱又恨。当前,正是东北的活跃期,大伙儿请及时关注临近预警、预报信息,做好防范。(策划/刘珺设计/任成英专家指导/谌芸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副主任二级正研部分数据支持/李靓)

来源:中国天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