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投融资协调进展 系列政策举措酝酿出台

时间:2023-06-12 18:08:41 推荐 576

证监会6月9日就《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咨询业务治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要求基金投资顾咨询机构应当坚持长期投资理念;证监会主席易会满6月8日表示,接着大力进展权益类基金,为各类机构投资者入市制造更加有利的制度环境;证监会近期召开2023年机构监管工作会议强调,接着壮大长期专业投资力量……种种迹象表明,投资端改革新举措正酝酿出台。

专家表示,我国居民财富持续增长,资产配置结构趋于多样化,对资本市场提升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为投资者提供真实透明的上市公司,强化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促进投融资动态平衡等一系列政策举措有望出台,将更好地促进投融资协调进展,满足居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

提供真实透明的上市公司

畅通“出入口”、完善公司管理、加强信息披露、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在专家看来,为促进投融资协调进展,这些既基础又关键,非常是在全面注册制下,需要为市场提供真实透明的上市公司。

为市场提供真实透明的上市公司既是投资者有效投资的基础,也是对投资者最好的保护。在全面注册制下,上市公司是否优质,交由投资者自行推断。只是,上市公司是否真实透明,仍是监管者需时间密切关注的咨询题。

近年来,在群体扩容的并且,上市公司的质量发生了可喜变化,突出体现在出清效率提高,规范化运作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高质量进展基础更加牢固。

具体看,A股上市公司数量连续突破4000家、5000家整数关口。在把好入口、引入优质公司的并且,疏通“出口”、促进优胜劣汰的成效正加快显现。据统计,退市新规实施以来,已有123家公司退市,其中强制退市达102家,强制退市公司数量超过资本市场近30年的总和,历史积累的大量绩差“钉子户”得到集中清理。

上市公司管理也有较大改善。一方面,一系列制度短板补齐,上市公司管理制度约束进一步健全。另一方面,存量风险得到平稳有序化解。比如,前几年较为突出的上市公司大股东股票质押、实际操纵人经过违规占用担保“掏空”上市公司等咨询题得到有效管理。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高比例质押的上市公司家数已较峰值减少60%以上,目前已不再是资本市场要紧风险;在违规占用担保方面,证监会从2020年至今已推动整改金额近4900亿元。

展望将来,以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的实施为契机,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仍有改革空间。监管部门人士日前表示,将会同有关方面着力完善长效化综合监管机制,持续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保持高压态势,从严惩治财务造假、大股东违规占用等行为,推动上市公司提升管理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抗风险能力、回报能力。

推动长期投资理念落地生根

帮助投资者取得长期稳健收益,不光要在融资端下大力气提高质量,还需在投资端久久为功,推动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广大行业机构应牢记“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保持定力,苦练内功,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积极培育更加符合时代特征的行业文化和投资文化,以良好的长期业绩回报投资者,真正实现行业自身进展与客户价值增长的同提升、共进步。

监管部门正着力引导行业机构实施长周期考核。比如,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咨询业务治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就从投资端、顾咨询服务及激励考核方面分别对长期投资理念予以倡导。

华泰证券金融产品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投资端方面,上述规定征求意见稿要求,基金投资顾咨询机构应当坚持长期投资,有效操纵基金组合策略的换手率。基金组合策略设置一定锁定期。在顾咨询服务方面,规定细化了基金投资顾咨询机构的持续注意义务,引导基金投资者树立长期、科学的投资理念。在激励考核方面,明确对相关业务的考核、激励不得存在与交易佣金收入相关等可能存在利益冲突的安排,从而规避投顾从业人员引导下的短期交易冲动。

促进投融资动态平衡

在复杂形势下,促进投融资动态平衡,是提高居民财富入市积极性的重要方面。在市场专家看来,在IPO、再融资保持常态化的事情下,中长线资金的“压舱石”作用将愈发凸显。

“融资端和投资端是资本市场功能的一体两面,二者相辅相成。近年来,证监会既保持IPO、再融资常态化,又积极会同有关方面持续深化投资端改革,多措并举壮大专业机构投资力量。”易会满如是讲。

一系列具体举措正在引导长期资金入市。比如,新修订的《证券发行与承销治理方法》明确规定,与承销商等相关禁止配售对象存在关联关系的治理人所治理的社保基金、养老金、年金基金亦可参与首次公开辟行证券网下配售,进一步扩展豁免范围,有力支持更多中长期资金参与注册制改革。

南开大学金融进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讲,伴随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以及国内政策的持续支持与引导,养老金、保险资金、年金基金等国内具备长期投资理念的机构资金有望长期增配权益类资产,境外长期资金也有望保持净流入趋势。

在居民资产配置力量推动下,公私募基金等有望接着成为股市增量资金重要来源。监管部门近期表示,将接着大力进展权益类基金,推动公募基金行业“总量提升、结构优化”,支持证券基金期货私募资管产品稳健进展,引导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规范、健康进展,进一步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并且,加强横向协同,健全完善税收、会计等配套制度机制,进一步打通痛点堵点,为各类机构投资者入市制造更加有利的制度环境。

“个人养老金入市规模增长,将丰富资本市场长期资金来源,这也为股市向好奠定基础,股市收益又反馈给养老金,两者互相正反馈,有望形成良性循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讲。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