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网信办就挪移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 有效识别违法信息 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国家网信办网站8月2日消息,为进一步提升模式效能,立足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新形势新要求,国家网信办研究起草《挪移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将全面升级“青少年模式”为“未成年人模式”,推动模式覆盖范围由APP扩大到挪移智能终端、应用商店,实现软硬件三方联动,方便用户一键进入模式,为未成年人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标注应用程序的推举年龄
针对挪移互联网应用程序分发服务平台未成年人模式要求,征求意见稿明确,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应提供未成年人应用专区,便利未成年人获取有益身心健康的平台内产品或者服务;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应依照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标注应用程序的推举年龄,提供适宜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应用程序。
征求意见稿明确,未成年人模式应具备自动切换功能。在挪移智能终端一键启动未成年人模式后,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应自动切换到未成年人模式界面;在挪移智能终端退出未成年人模式后,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应自动切换到一般模式界面。
未成年人模式应支持家长或未成年人用户经过账号在多挪移智能终端(包括同一厂家的相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多个挪移智能终端)进行统一设置。用户经过登录统一账号,自动将该账号下其他挪移智能终端的已有配置复制到本地并开启。
挪移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提供有效识别违法信息和可能妨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功能,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
提供差异化使用时长治理服务
征求意见稿还明确,挪移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应在未成年人模式下建立便捷、合理、有效的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受理处置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
挪移智能终端应为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用户提供差异化使用时长治理服务。当超过每日使用时限,挪移智能终端应自动关闭除特定必要应用程序和家长自定义豁免的应用程序之外的其他应用程序。其中,在面向不满8周岁用户的未成年人模式中,挪移智能终端应支持默认使用总时长不超过40分钟,并且提供家长豁免操作。在未成年人模式下,挪移智能终端每日22时至次日6阶段间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务。
此外,征求意见稿还明确,未成年人模式下,挪移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应为家长提供治理权限,保障家长可以对指定的未成年人用户进行日常和应急状态治理,更好监督引导未成年人用户上网行为。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