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科普资源 大学里的“智慧”工厂让中学生许下报国愿
科技日报记者李丽云实习记者朱虹
“那个数字化智慧工厂是高水平创造业典范,‘潜龙一号’无人无缆水下潜水器模型生产装配过程应用到了泛在感知技术、数字孪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智能创造领域的关键技术。”在哈尔滨工程大学数字化智慧工厂,教师肖笛为前来研学的50多名中学生说解。
数字化智慧工厂位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工程训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哈尔滨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工程训练中心主任徐建安介绍:“学校不断优化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环境,打造面向社会的精品科普活动,使工程创造技术科普资源最大限度地惠及群众。”
在数字化智慧工厂,校方为中学生们安排了“潜龙一号”无人无缆水下潜水器模型的全自动生产装配观摩。在学生凝视下,工业机器人全自动完成分拣、搬运、装配、焊接、雕刻、喷涂等工作。
“这些机器人的运动轨迹能够改变吗?”学生提咨询。
“固然能够,我们经过示教器手柄,连接好通信后,操纵机器人的操作路径,然后保存记录,机器人就能执行新的运动轨迹。”工训中心教师肖笛作了示范演示。
经过研学之旅,学生们现场体验了智慧工厂数字化的魅力,还亲自动手,用3D打印制作了雪花、雪人、滑雪板,用数控机床制作了指尖陀螺。
(哈尔滨工程大学供图)
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