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进展推动东西部产业新一轮联动调整

时间:2024-03-19 17:06:47 推荐 433

布局紧凑的自动化车间里,一条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自动光圈、监控安防切换器、无人机螺旋桨电机……品类繁多的光电产品陆续下线,等待包装。

如此的创造场景,不在东部沿海,而是在秦岭深处的陕西省安康市高新区。产品的生产商——陕西轩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是安康市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重点招商引资企业。

作为安康市消费电子产业链链主企业,公司历经5年进展,已成为国内生产规模较大、科技水平较强的光学元器件研发生产企业。2023年实现产值2.1亿元,上缴税收1000万元,带动就业500余人。

安康地处内陆腹地,不管是交通条件依然市场条件,都难以和许多沿海大都市相比。谈及将企业重心从东莞转移至安康的缘故,陕西轩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亚丹表示:“公司要紧是为头部企业做配套。此时,新的产业链受时空限制的妨碍大大减少,生产要素哪里配置最优最合理,我们就去哪里。”

“企业用工岗位八成以上是组装工人。受人力成本增加等因素妨碍,我们开始思考进行内迁调整。安康市提供的系列优惠政策,以及光电产业将来的进展前景,坚定了我们来此落户的决心和信心。”高亚丹讲。

为引入轩意光电落户,安康市提供了厂房装修补贴、减税降费、项目资金支持等优惠政策,并且还为企业专业人才提供专家公寓、子女就近入学等便利。

为了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近些年来很多企业开始寻求从东部沿海转移至中国内陆。内陆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完善,也为市场主体转移进展制造了更好的外部条件。

正在建设的渝西高铁从安康穿城而过,将来安康到西安的车程将缩短到一小时以内。今天的陕西差不多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门户,西安也成为中欧班列重要的集结中心,常态化开行17条国际干线,2023年这个地方发出的中欧班列达5351列。

国家发布了系列指导意见推动我国东中西部产业新一轮联动调整。“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引导产业链关键环节留在国内,强化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建设。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了《对于促进创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

陕西省社科院研究员吴刚讲,随着我国加快构建进展新格局,产业结构深度调整,产供链加速重构,东西部产业转移联动成为必然趋势。对东部地区而言,一些传统产业外迁能够释放土地等要素空间,有利于“腾笼换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对西部地区来讲,承接产业转移能够发挥劳动力和土地成本较低等优势,带动地区经济增长。

“东西部产业转移联动,将增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有助于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区域协同进展,推动国家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吴刚讲。

为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内陆地区不断推出系列优惠政策,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东部企业入驻。安康市进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邢健介绍,当地政府着力改善承接环境,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简化审批程序,强化人力资源和就业保障,努力打造跨区域合作的示范样板。2023年,安康市获批“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

伴随产业转移深度进展,更多的中西部地区劳动力不再需要千里迢迢外出打工。

27岁的陈国飞,老家在安康市附近的农村,曾在江苏、深圳打工多年。2023年结婚后,他就一直在寻找家门口的就业机会,去年被轩意光电录用,目前月收入5000多元。

“迟早要回家的,不可能一直在外边漂着,因为还要照顾老人。家乡进展了,有了就业机会,关于我们外出打工的人来讲,是件大好事。”陈国飞讲。

与陈国飞有同样感觉的,是蓬勃进展的安康·中国西北纺织服装产业城里的工人群体。

在浙江从事服装工作十多年的卢雪梅,去年6月应聘到产业城的一家纺织品企业任验片工。“家里两个小孩,过去基本上留守儿童,我现在返乡工作,方便照顾小孩。”卢雪梅对目前的工作日子很惬意。

西北纺织产业集团董事长罗守忠介绍,作为沿海纺织服装产业向西部升级转移的领头雁,产业城自去年运行以来,差不多吸引29家纺织服装企业入驻,带动2500多人就业,还被中纺协授予“全国承接沿海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将来,产业城将吸引沿海企业集群西迁,将安康打造为中国西部最大的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基地。(记者 张京品 张晨俊)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