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场上的梦想,是谁在为你温情守护?
关于热爱轮滑的青少年来讲,每年五一的北戴河轮滑节,算是心生向往的圣地,而今年,天津北辰区悦动辰星体育乐园也以轮滑、滑板为引领,打造潮流项目新地标,引得全国各地的小朋友纷至沓来。
中国轮滑协会主席冯连世(中)、天津市体育局副局长李桂峰(右五)等领导出席开幕式。
每当我们和一个小运动员家长聊天,就会有不少小朋友过来凑热闹,叽叽喳喳,争相发言。我们明显感受到,在狂飙突进的轮滑和滑板赛事中,家庭的保险意识已悄然觉醒。“无保险,不参赛;无保险,不训练”,已是共识。
来自海南三亚的张先生讲,全国性的轮滑比赛发生碰撞、摔倒等事情十分常见,所以保险很重要,这次来北戴河,他们夫妻和教练各给小孩买了一份保险。“去年小孩的下巴在赛前集训中受伤,之后带伤去比赛又摔破了,几乎每个练轮滑的小孩膝盖都摔伤过,”张先生讲,“心疼归心疼,然而她自己能坚持下来,现在也对那个项目有兴趣,我们固然希望小孩能在这条路上走得远一点。一路上也离不开保险的伴护。”
河北廊坊的何女士是第一次带女儿来北戴河参赛,“起初只觉得轮滑是能够让小孩有一个好躯体、少生病的运动。现在越练越好,也希望她能多感觉轮滑节如此的氛围。”何女士讲,女儿现在用的意外险来自中国人保,关于人保优质高效的服务印象深刻,“去年遇到一个小意外受伤了,人保的理赔非常快,没有繁琐的流程,很快就有赔付专员来沟通,一个星期左右理赔就到账了。”
山东济南师女士的儿子今年8岁,从5岁开始练习轮滑,今年在全国少年轮滑锦标赛中一共参加了三个项目的比赛。“去年是本着‘参与第一、比赛第二’的心态来的,今年希望能够发挥出小孩的斗志,中途不要放弃,坚持到底。”每次比赛,师女士都会为儿子购买保险,她认为人保在这方面的保障内容相当全面,选择时也放心。
“放心”作为代表极高信任的词语,频繁浮现在轮滑、滑板赛场家长对人保的评价中。
2023年5月,中国人保以中国轮滑协会官方合作伙伴的身份,开始与轮滑和滑板全领域合作,立足于守护每一个小孩的梦想,并且激发青少年对品牌的情感认同。“轮滑和滑板的比赛场景很特殊,是一小带N老,对品牌的情感认同经过家长传递给小孩,会更有信任感,更牢固。”到天津现场体验的人保集团文化品牌部副总经理袁红兵讲。“从品牌建设、品牌年轻化的角度看,轮滑和滑板是很好的抓手。”
中国人保集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品牌部副总经理袁红兵为获奖选手颁奖。
轮滑和滑板的主力人口属于“Z世代”,算是1995-2010年之间出生的人群,他们是有史以来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一代,也是互联网“原住民”。后浪研究所一项吸引了1200多名年轻人参与的调查显示,2000年后出生的人中有93%以上对新潮运动感兴趣。滑板、攀岩、街舞、浆板和轮滑等新潮体育项目,既是一种健身行为,也是一种社交行为。在微博话题榜上,滑板热度(阅读量10.1亿+讨论量88.2万)甚至超过马拉松(阅读量9.7亿+阅读量57.1万)。在抖音平台,滑板类视频播放量超过650亿,仅弱于足球、篮球,跟田径和游泳两个基础大项基本持平。强社交性、高话题度,滑板和轮滑已成为品牌传播的有效载体。
品牌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有力名片,而保险品牌的力量是在高质量服务和情感共鸣中形成的。“轮滑和滑板赛场最大的特点算是守护,两代家长带着小型帐篷、折叠椅和大包小包,在赛场周边辟一方地,为小孩安顿出一个临时的家,这是一种富有仪式感的代际情感表达。”资深体育媒体人、中国轮滑协会新闻委员会副主任张路平讲。“毫无疑咨询,中国人保在‘临时家庭’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买保险本身算是一种爱的表达。”今年是中国人保成立75周年,轮滑和滑板作为映射大历史的浓缩景观,正在积极书写新的小篇章。
每一个赛场都播放的人保纪录片《印记》,既让人感觉到历史的纵深,又不乏浓浓的情感小切片直击人心。人保进展的线索,或许就存在于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感传递之中。成长于中国经济腾飞和数字化进展的“Z世代”,开始尝试寻找自己在社会舞台上的定位,而一路上的跌撞,也有人保倾情守护。
天津王先生的女儿获得了由式轮滑花式绕桩少年女子丁组第一名,他讲,从去年开始,发现中国人保进入了轮滑赛场,这对项目进展是很好的推动。“我对人保能够讲相当了解了,我车上的第一份保险算是人保的。在我女儿参赛的赛场,看到人保,内心就多了一分温暖和安全感。”
以温情为底色,赛场的每一个角落都被层层暖意包裹,你看,中国人保时间在你周围。(徐忆溦)
来源:体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