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来“解救”视力?户外运动、光疗等干预措施或是扭转近视之道|科技创新世界潮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
随着教室和游乐场越来越多地被虚拟会议和数字设备取代,小孩们凝视屏幕的时刻激增,户外时刻急剧下降。为习惯短视力任务,儿童的眼轴变长。眼轴伸长提高了视网膜上特写图像的清楚度,但也会使远处的物体好像含糊,进而导致近视。
一项预测表明,到本世纪中叶,近视将妨碍世界一半的人口。这意味着,几十年内,近视的发病率可能翻倍。但印度亚拉文眼科医院大夫尼兰·帕瓦尔认为,这一预测大概太温柔,近视的发病率有可能会增至原来的3倍。
英国《自然》杂志网站指出:户外活动是预防近视的最佳措施。科学家也在积极寻找其他办法,包括将室外环境引入室内、研发基于光和药物的干预措施等,期望能扭转这一令人不安的趋势。
将户外环境引入室内
随机试验表明,每天约一小时户外活动能够显著降低儿童和青少年的近视发病率。但事实证明,这些措施很难坚持。这促使许多眼科专家积极寻找将室外环境引入室内的办法。
2015年的一项研究发现,为教室配备比平时更亮的天花板灯具,再加上更亮的黑板灯,能够将中小学生的年近视发病率从10%降至4%。也有科学家尝试使用玻璃和钢材创建“璀璨的教室”,让更多自然光进入学习环境。
有科学家另辟蹊径,在教室制造能促进视网膜聚焦的自然视觉环境。在中国丽江市的九间教室里,一个大夫团队在教室贴上定制壁纸,这些壁纸展现了公园的视觉复杂性和空间布局。教室天花板被漆成类似蓝天的环境,其上海鸥翱翔、气球和风筝随风飘动。
团队发现,在这些户外场景教室里的小孩,眼轴伸长程度远低于在白墙教室里的小孩。这种易于实施的办法表明,户外活动之所以有益,光并非是唯一缘故。
光疗眼镜将光输入眼中
科学家也在尝试将不同波长的光直截了当输送到眼内,以预防和抑制近视。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使用特意的光疗眼镜开展了试点研究。这种眼镜会发出蓝绿光,其卖点是缓解时差和提高睡眠质量,但在解决近视方面也显示出了潜力。
德国柏林医疗设备公司Dopavision则在试验一种虚拟现实耳机。该耳机可将短波蓝光传输到视网膜上与视神经连接的点。在针对兔子开展的实验中,这种疗法显著提高了兔眼中的多巴胺水平。目前,该公司正在欧洲开展一项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
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生物工程师拉斐尔·格瑞特兹指出,紫外线可能是预防和治疗近视咨询题的关键。而辛辛那提儿童医院生物学家理查德·朗及其同事也在测试类似照明系统的效果。
红光疗法存在争议
目前基于光的干预措施大部分集中在红光上,此类疗法被称为重复低水平红光疗法。这是用一种类似显微镜的桌面设备,直截了当向用户双眼发射低强度红光。这一办法最初是针对不同眼部疾病开辟的,被认为能够经过增强眼球中的血液流动来发挥作用。
在一项为期一年的研究中,中国香港理工大学眼科大夫团队发现,每天两次、每周五天同意三分钟红光治疗的儿童患近视的可能性,是未同意治疗儿童的一半。
但也有专家对红光治疗仪的安全性表示担忧。据报道,曾有一名12岁女孩在使用红光治疗仪后视网膜受损。美国休斯顿大学视觉科学家丽莎·奥斯特林发布了一份报告,认为这种疗法可能会对双眼造成热损伤。
只是,支持者表示这一疗法是安全的。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眼科团队及其合作者打算在课堂上试行这种干预措施。
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院近视共识研究委员会联合主席凯文·福瑞克强调,虽然近视干预和治疗措施越来越多,但走到户外仍是一种极佳的选择。研究人员和公共卫生官员应找到更多办法,让小孩们到户外去。
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