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成立碳中和研究院
科技日报记者吴纯新
6月14日,武汉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成立仪式暨珞珈说坛举行,标志着这座具有百卅历史的学府在“双碳”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
武汉大学供图
武汉大学在碳中和相关领域学科资源丰富、人才优势明显、创新平台体系完整,在基础理论、技术储备、政策研究、法律保障、市场治理等全方位均有布局和突破,非常在碳中和感知等方向处于率先水平。
湖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邵新宇表示,湖北致力于成为全国碳金融中心和绿色低碳产业进展的先行区,希望武汉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多培养高层次人才,多产出科研成果,为湖北省新能源产业集群的打造以及新能源产业生态的构建作出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讲,成立碳中和研究院,是武汉大学对时代之势、国家之需的积极应答,也是加快培育新学科增长点,提升“双一流”建设水平的必然选择。该校将发挥在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球物理学、化学、法学、经济学领域的学科优势,助力碳中和研究院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掌握产业进展的国际话语权,贡献武汉大学的智慧与力量。
现场,张平文为武汉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钟发平教授颁发聘书。
据了解,钟发平是武汉大学1988届理学博士,在其导师査全性院士言传身教下,坚定了严谨治学、求真求是、科技报国的科研信念。后担任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链要素整合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
钟发平讲,碳中和大潮下,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碳中和研究院将依托武汉大学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基础应用研究方面的优势,在低碳能源技术、碳足迹治理技术、碳感知技术、碳减排与节能技术、碳中和法治保障等五大领域开展前沿研究,并将聚焦碳中和关键技术、碳汇、碳足迹治理工具、ESG评价等核心领域进行重点攻关。
此外,研究院还将协同国内国际兄弟院校、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行业优质企业,推动成立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和创新联合体,引导组建生态产业基金,打造多主体共参共建的绿色生态体系和生态样板。
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