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长丰:科技赋能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时间:2024-07-04 15:44:10 推荐 464

在电脑前,李伟博士正在查看各项数据事情,利用草莓培育的“空档期”,对数字草莓示范园中的挪移机器人、自动传感器等设备进行检查,为下半年在设施数字草莓栽培示范温室开展数字化种植实验做好准备。

数字草莓示范园坐落于长丰县。作为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经过多年努力,此时已成功跻身全国百强县、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并且依然全国设施草莓第一县。

让我们一起走进长丰县,探寻一颗草莓背后的科技付出,感觉科技赋能与乡村振兴进展的有效融合。

什么原因长丰县能进展成全国设施草莓第一县?

回忆艰苦岁月,进展产业脱贫。

长丰县1965年建县,因旱涝频发等缘故,经济进展较为落后。

1969年,就有农户开始种植草莓,1989年,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长丰县加大了草莓种植推广力度,引进了设施栽培技术,经过种苗繁育、新品种引育与栽培示范、标准化生产、绿色防控等手段,将草莓变成群众增收的致富果,目前全县农民收入近一半来自草莓经济。

在科技赋能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开展了哪些行动?

长丰县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科技优势,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引进智慧农业谷、中国菌物谷等高能级农业科技平台,促进农业向数字化、信息化方向进展。

2020年,“合肥智慧农业谷”在长丰成立,重点围绕农业传感器、大数据、机器人、新材料等领域,从应用基础研究、核心关键技术、集成创新应用三个层次开展研究,实现人工智能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

走进吴山镇江淮园艺公司的育种基地,能够看到田里用来育种的各类瓜果蔬菜。长丰县聚焦种业“芯片”,推进种业振兴行动,拥有12大型农作物育种育苗企业,实现种业产值达20亿元左右,其中“江淮园艺”“安徽国豪”入选全国种业阵型企业。

传统农业怎么与科技“双向奔赴”?

长丰县坚持科技龙头引领,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我们将利用智慧农业谷等‘五大平台’,加速智能菌房、测土机器人等成果转化,赋能升级‘大田作物、草莓、奶业、碧根果、稻虾’5个农业全产业链,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增值文章,实现产业增收、农民增富。”长丰县副县长倪志波讲。

从第一株草莓到成为全国设施草莓第一县,再到此时的“数字草莓”之路,长丰县正在把科技作为进展农业的新动能,绘就出一幅幅漂亮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