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部门联合启动“体重治理年”:“管”好体重一起行动

时间:2024-07-12 13:32:57 推荐 677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王美华

近日,国家卫健委联合教育部、体育总局等16部门联合启动“体重治理年”活动,并制定《“体重治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方案明确,自2024年起,力争经过3年左右时刻,实现体重治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全民体重治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健康日子方式更加普及,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状况得以改善,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治理良好局面逐渐形成。

用好体重指数和腰围“两把尺子”

“小胖墩”“节日胖”“假期肥”……调查显示,我国居民超重肥胖形势不容乐观,亟需加强干预。体重水平与人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体重异常非常是超重和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惊险因素。从“治已病”到“治未病”,体重治理的一大目标算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操纵相关疾病,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怎么推断自己的体重是否合理?

中国疾病预防操纵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赵文华介绍,体重指数(BMI)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一个常用标准,其计算方式为“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依据现行相关行业标准,我国成年人体重指数应维持在18.5≤BMI<24.0,BMI<18.5为体重过轻,24.0≤BMI<28.0为超重,BMI≥28.0为肥胖。

“对成年人而言,腰围也是评估体重状况的重要指标,它能够推断脂肪在人体里的分布。”赵文华讲,成年人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为中心型肥胖,85厘米≤男性腰围<90厘米、8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为中心型肥胖前期。

赵文华强调,BMI和腰围是两个独立的超重、肥胖推断标准。这两个指标与肥胖相关慢性病和一些健康咨询题都相关,基本上独立的惊险因素。假如BMI和腰围两个指标都不正常,叠加风险就更大,希望每个人都用这“两把尺子常量量”。

体重治理,除了超重者、肥胖者自己要“管”起来,体重过轻或营养不良者也要“管”起来。

“体重过高过低都不行,对人体的健康都会有妨碍。”赵文华表示,假如能排除其他疾病或健康缘故妨碍,“过瘦”人群“光吃不胖”的讲法并无科学道理。“过瘦”人群能够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经过调整饮食结构和适当增加躯体活动来达到健康体重。

“应该把体重治理纳入到健康家庭的目标和行动,倡导‘大手拉小手’‘小手帮大手’,实现家庭健康日子新理念。在体重治理上,做到‘三知一管’,即知健康体重标准、知自躯体重变化、知体重治理办法,全家科学治理体重。”赵文华表示,父母的饮食行为、小孩的营养观念会互相妨碍,应注意让健康知识在代际间分享,让好的行为互相妨碍。

把运动当成“零食”

俗话讲“减肥三分靠练、七分靠吃”,赵文华表示,那个讲法有一定的道理,算是强调膳食能量摄入的可控性,也算是讲,“管住嘴”可能更容易实现。

“超重或肥胖的缘故,最根本的依然在于吃和动之间的不平衡。”赵文华讲,体重的增减要紧取决于能量摄入与消耗的平衡,进食量大而躯体活动量不足,就会造成超重或肥胖。于是,减重的关键是严格操纵总能量摄入,做到“够了就好”,甚至“少吃一点更好”;另一方面,要把吃到里面去的能量,非常是多吃进的能量支出去,应坚持“多动一点更好”,进和出二者的平衡,对维持健康体重特别重要。

为追求更好的减重效果,有的人采取断食、过度节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不吃主食),甚至是生酮饮食,这些做法可取吗?

“如此的行为和日子方式,认为不吃主食、不吃脂肪对体重很有好处,事实上是不对的。”赵文华强调,人体需要各种各样的营养素,所以要保证食物的多样化,主食不能过度精细化,饮食要有规律,如此才能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盲目减重不仅无法实现减重的目标,还可能导致体重反弹,甚至带来更大的健康危害。

除了“管住嘴”,怎么“迈开腿”?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国民体质与科学健身研究中心主任徐建方强调,科学健身要选择恰当的运动方式,关于体重较大且没有锻炼适应的人,假如不适宜长时刻跑步,能够做游泳、划船器、骑行等项目。并且,要操纵每一次运动的强度,强度不宜过小或过大;还要掌握好运动频次,注意每次锻炼的总时长,避免每天进行大强度、高运动量的锻炼,以免埋下伤病隐患。此外,进行锻炼时,要有充分的针对性热身及运动后的放松、牵拉。

当今社会,许多人的学习、工作节奏较快,没有足够的时刻锻炼,这类人群应怎么操纵体重、促进躯体健康?

“实际上,动则有益,不是每次必须腾出30分钟以上的时刻才能锻炼。每天有若干个小于10分钟的锻炼,关于减脂、关于躯体健康基本上有益的。”徐建方表示,提倡把运动当成“零食”,“体育运动日子化”“体育运动碎片化”,也算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刻增加运动。例如,上下班多步行一段,坐公交提早下来走一走;假如膝关节、踝关节没有咨询题,能够多爬楼梯,在办公室时能够进行一些短时刻的运动,如简单的拉伸。

让群众“能健身、会健身、健好身”

出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制定《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发布《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持续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体重”科普活动……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肥胖防控工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

“有效的体重治理需要多部门协同、全社会联动。”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一方面,要加强部门间的合作,统筹各方资源,将体重治理融入各项政策和行动打算,积极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优势,在全社会形成倡导和推进文明健康日子方式、深入推进体重治理工作的支持性氛围和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强基层单位的作用,动员全社会参与,形成关注体重、治理体重的社会环境。并且,鼓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体重治理纳入家庭大夫签约服务,向签约居民提供合理膳食、科学运动等健康日子方式指导。

为期3年的“体重治理年”期间,一项项措施将接着推进,助力体重治理——推广“一秤一尺一日历”(体重秤、腰围尺、体重治理日历);帮助超重肥胖学生做到“一减两增,一调两测”(减少进食量、增加躯体活动、增强减肥信心,调整饮食结构、测量体重、测量腰围);进一步推广体重治理中医药适宜技术,为人群提供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服务……

“‘管住嘴、迈开腿’的理念差不多广为大众熟知,‘能健身、会健身、健好身’也成为全社会当前关注的热点咨询题。”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二级巡视员杨敏介绍,体育总局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会同各级政府和体育行政部门,为群众开展健身活动提供了多方面的保障——大力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断扩大,截至2023年底,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89平方米,“健身去哪儿”难题得到进一步缓解。并且,广泛开展科学健身指导活动,确保群众“会健身”;不断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的供给,每年有7个全国性的全民健身主题示范活动,按时刻顺序从年初到年尾顺序开展,确保群众“健好身”。

健康体重,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管”好体重,一起行动!

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