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开贴,这些事项要了解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王美华
“一入三伏,上蒸下煮。”7月15日是入伏第一天,意味着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正式开始。
入伏前后,全国各医疗机构启动三伏贴贴敷服务。三伏贴是否人人都能用?如何贴最有效?贴三伏贴有哪些注意事项?对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多位专家进行了解答。
扶阳祛寒,“冬病夏治”正当时
入伏第一天早上8时许,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耳鼻咽喉科、儿科等门诊迎来很多前来贴三伏贴的患者。记者在呼吸科诊室看到,大夫仔细询咨询一位老年患者的事情后,麻利地将3个大小相同、带有药剂的圆形穴贴分别贴在患者的3处穴位上。“我年年都来贴三伏贴,感受效果挺好。”79岁的李先生讲,他有支气管炎的老毛病,一到冬天支气管炎容易发作,咳嗽得厉害,自从贴了三伏贴,他的咳嗽明显减少了。
“三伏贴是中医传统疗法中一种特殊的穴位贴敷法,源于其独特的‘冬病夏治’理念。”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杨国旺介绍,“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特色,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阶段,如今人体阳气旺盛,经络通达,气血充沛,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将三伏贴敷贴于特定穴位,能最大限度地祛风散寒,补益人体阳气,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什么是“冬病”?杨国旺介绍,“冬病”普通指冬天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中医学上依照“冬季易发病,夏天易缓解”和“感寒加重,遇暖减轻”的特点,将这类疾病统称为“冬病”。“冬病”最多见于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鼻炎、慢性咽炎、反复感冒等。由于人体肺脏经过鼻、气道与自然界直截了当相通,外界空气的冷暖、燥湿等环境变化直截了当妨碍着肺脏功能。一旦得了肺病,肺脏的防备功能降低,鼻、气道、肺泡等肺系组织不能耐受环境空气温度、湿度的变化,就很容易浮现咳、痰、喘等呼吸症状,所以呼吸系统的疾病在冬病中最为常见。
是不是所有人都能贴三伏贴?
“三伏贴有特定的适用人群,并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合,它也不能包治百病。”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孟广松提醒,贴敷前应让专业的中医大夫辨明患者体质和疾病性质,推断能否进行贴敷。三伏贴适用于秋冬季易发作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及过敏性鼻炎患者,也适用于小儿、老人(60岁以上)体虚易感冒、反复咳喘(呼吸道感染)者。并且,需符合中医辨证属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患者。
“三伏贴不是‘万能贴’,它也有禁忌人群。”北京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韩金帅提醒,关于各种发热性疾病,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热期及活动性肺结核者,咳吐黄色浓痰、咯血或易浮现口腔溃疡等内火较重者,贴敷部位的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者,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妊娠期妇女、皮肤过敏、瘢痕体质者,不建议进行三伏贴贴敷治疗,或在大夫指导下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冬病夏治’不能替代其他治疗。”杨国旺提醒,正在同意相关治疗的慢性病患者在进行“冬病夏治”期间不能盲目减药、停药,以免导致疾病加重。
趁热打“贴”,年轻人青睐中医养生
据介绍,今年的三伏天是7月15日至8月23日,共计40天,按每10天为一伏计,共有4个“伏”。
“今年的三伏天有4个伏,属于‘加长版’。”杨国旺介绍,相应的,今年一包完整的三伏贴共有4份,每份包含3贴。贴敷时刻为每伏任何连续3天均可,每天1次,每次贴敷3个穴位,成年人每次贴敷6至8小时,每伏间隔7天。依照个体差异,贴敷时刻也能够做适当调整。
贴三伏贴时,常有人浮现贴漏的事情,这时该如何办?“假如错过一两贴没关系,后续补上就行。”杨国旺讲,只是三伏贴说究时令性,建议最好每伏连续贴敷三贴。
据介绍,在“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中医传统理论指导下,北京中医医院荟萃多位名老中医经验,研制防治慢性咳喘疾病的外用三伏贴“温阳化痰穴贴”,其基本药物组成为炒白芥子、细辛、百部、白芷、醋五味子、冰片,可常温下保存,用时除去衬纸和边胶,直截了当敷贴即可。截至目前,“温阳化痰穴贴”差不多连续13年作为北京市“冬病夏治三伏贴”专项工作指定用药,为全市700余家医疗机构提供服务。
贴了三伏贴,什么时候能看到效果?
“不少人关怀,贴了三伏贴后,作用是否很快能显现?由于三伏贴属于‘冬病夏治’,这就决定了它的效果呈现往往具有延后性。”杨国旺介绍,多年的临床观察及研究发现,连续3年以上使用三伏贴的效果较为显著。于是,中医普通建议三伏贴最好连续贴3年,以保证治疗的连续性,对调整机体免疫力、减轻病症等能发挥更好的效果。
在北京中医医院三伏贴诊区,记者看到候诊者里有很多年轻的面孔。“我这是第二年来贴三伏贴了,我有过敏性鼻炎,去年贴完感受有缓解,今年就接着来贴。”28岁的陈女士讲,她和一些朋友分享了自己的记忆,有的朋友也决定试试三伏贴。
“自夏至开放‘三伏贴’服务预约以来,截至目前差不多有近4万人经过线上预约。我们做过统计,贴三伏贴从人群分布来讲,往常更多集中在中老年人、儿童群体,现在年轻人的占比越来越高。”杨国旺表示,随着日子方式的变化,年轻人在躯体调养方面有了更高的需求,越来越重视养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中医药调理躯体、选择中药代茶饮等,“看到这些现象我们很欣喜,这意味着传统中医药正受到大伙儿的认可,我国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会得到进一步弘扬。”
取穴需准,自行贴敷不建议
从网上买三伏贴自行贴敷靠谱吗?
“自行在网上购买三伏贴时,需认准外包装上是否含有‘药准字’或‘药制字’。此外,假如有夸大功效的宣传,比如声称能够治疗各类疾病的,需引起警惕。”孟广松提醒,三伏贴本身是一种药物,贴三伏贴是一种医疗行为,任何药物的使用都建议在大夫的指导下进行,以保证安全。尤其是首次贴敷的患者,来院之后大夫会先给患者做一个评估,依照自身的体质、症状来选择穴位。关于呼吸系统疾病,三伏贴只需在天突、膻中、大椎、肺俞、膏肓这5个穴位中选择3个进行贴敷即可,普通需要大夫依照患者状况进行确定,而有的穴位好找,有的不太好找准,需要大夫进行专业指导。网上购买的三伏贴可能也有教程,但自行贴敷未必能找准穴位。于是,建议大伙儿第一次贴敷依然争取到医院,听从专业大夫的建议。
对儿童和老年人群体,贴敷三伏贴有哪些注意事项?
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主任李敏介绍,儿童使用三伏贴有年龄限制,普通需要2岁以后开始;为避免过敏,儿童普通只需贴2—4小时。若贴敷过程中发现小孩皮肤非常痒,起了皮疹,可能是浮现了过敏,就应当暂停贴敷。假如不过皮肤表面轻微发红,属于正常的药物反应,能够再观察一段时刻。
李敏建议,家长第一次带小孩到医院贴敷时,建议贴完后先不着急回家,可在医院多待一段时刻进行观察,假如有特殊事情能够在院内得到专业处理。此外,贴敷当天应避免带小孩去游泳,避免吃冷饮,饮食不能过于油腻。
关于老人,杨国旺介绍,老年人容易合并慢性基础疾病,例如糖尿病、身边神经病变、心脑血管病变等,非常是血糖操纵不理想、皮肤对疼痛刺激不敏感的患者,一旦浮现皮肤起疱或破溃,假如护理不当,容易继发皮肤感染或伤口愈合困难,于是这类人群应该在医师指导下和家人陪护下进行治疗,并且建议适当缩短贴敷时刻,或依照具体病情慎(禁)用穴位贴敷。慢性病患者需要谨遵医嘱用药,不能因为贴敷有疗效而擅自停用原本使用的药物。
三伏贴贴敷注意事项
1.小儿、久病、体弱、消瘦者,贴敷时刻宜短,并应在贴敷期间密切注意有无不良反应。
2.贴敷期间,避免电扇、空调直吹,以免妨碍药物吸收。
3.贴敷期间,饮食不要过分油腻,也勿贪凉,宜清淡饮食,慎食海鲜、牛羊肉等。
4.贴敷时不要做剧烈运动,以有氧轻运动为佳,推举八段锦运动,注意防暑。
5.三伏贴白天贴敷最佳,注意皮肤反应,如局部浮现痒、痛、起泡等剧烈不适反应,可提早去除膏药,并问大夫。
6.敷贴后当天能够洗温水澡,清水洗净即可,观察穴贴部位的反应。
7.贴敷期间,注意避免衣服药贴部位染色,可选择深色类上衣。
8.贴敷期间有其他不适事情,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来源:中国科技网